即棍子。
1.棍子和棒的總稱 2.器械體操用具 3.包著皮的鉛頭棍棒、警察指揮棒或用作大頭短棒的其它物體
不務正業的流氓。
賭場裡管錢人或杖台人取回已扔骰子的工具
依仗勢力在學校或教育界為非作歹的人。
惡棍。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陳侍御》:“ 嘉靖 中一監生曰: 鄧玉堂 ,不知何許人,家 復成橋 旁,饒貲財,交結諸貴人,相引為聲勢。畜虎棍數十人,遇 江 上賈舶至者,令其黨假充諸色人,給事賈人所……寫偽券怵之曰:‘某年而祖父游 金陵 ,負我金若干。’賈人多錯愕不能辨。其黨又大言恫喝,或居間游説脅持之。往往如數償。”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卑職又聞 李州同 以虎棍罷市等事,並封 盧世標 原詞申報憲臺。”
大惡棍。
舊時的刑具,用兩根木棍做成,行刑時用來夾擠犯人的腿
地痞。《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蘭若庵 僧 慧遠 ,具控伊徒尼僧 心遠 被地棍 權勿用 奸拐霸佔。”《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六年十月十二日》:“是晚問船家:‘該邑城鄉間有地棍地霸為害於一鄉者否?’答雲:‘先前原有,近來卻無,地方極為安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八回:“有一天差役拿了個地棍來回他,他連忙升了公座,那地棍還沒有帶上來,他就‘混帳羔子’‘忘八蛋’的一頓臭駡。” 歐陽予倩 《同住的三家》:“我又沒有本事去作地棍巴結官府,又沒有法子去作捐商,盤剝細民。”
未留神被人用短棍猛烈而沉重地打擊
在大街上或小場地上玩的棒球;用掃帚把當棒用玩的球
光棍,流氓。 清 成瓘 《篛園日記》卷六:“ 顧氏 《日知録》:‘ 明 泰昌 元年,御史言京師奸宄游手,有謂之把棍者,謂之拏訛頭者。’按把棍者尤害平人,今刑書已定光棍例,列於不赦之條矣,後又有潑蓑、潑靴之號。”
木材作的棍子
行騙的無賴之徒。 清 袁枚 《新齊諧·奇騙》:“一客笑於旁曰:‘店主人得無受欺乎?此老翁者積年騙棍,用假銀者也。’”
1.方言。厲害;多。 2.方言。身強力壯。長篇敘事吳歌《五姑娘》:“身胚結棍就像城頭上一扇大閘門。”
一個十分重的大頭棍(木製的或金屬的),形狀像一個大的酒瓶或十釘球,通常每隻手拿一個擺動它,用以鍛鍊雙臂的肌肉
1.古代官吏出門,差役為之執棍開道。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褐蓋》:“詞林轉五品者,惟光學士,則本班在三品之末,且在京開棍如大僚。”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京朝官喝道》:“凡巡撫入京,多乘二人肩輿,亦不開棍喝引。”2.支撐車把的木棍。 向春 《煤城怒火》第二章一:“青年把車了插好,頂上開棍,一邊用手巾擦汗,一邊答:‘ 南縣 。’”
指國民黨內在某一地方或某一單位依仗權勢作威作福的頭目
文人中的惡棍。指訟棍。
1.[legal petifogger;shyster] 挑唆別人打官司,藉以從中牟利的人2.沈大年又補了一張呈子,知縣大怒,說他是個刁健訟棍,一張批,兩個差,押解他回 常州去了。--《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