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負重是什麼意思,忍辱負重的解釋,造句,出處,忍辱負重的意思,成語故事,英文翻譯

忍辱負重   [rěn rǔ fù zhòng]

[忍辱負重]成語解釋

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忍受暫時的屈辱。
褒義

[忍辱負重]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

[忍辱負重]成語造句

許多好同志即使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情況下,仍能忍辱負重,一如既往地為革命工作。

[忍辱負重]成語故事

公元221年,蜀主劉備不顧將軍趙雲等人的反對,出兵攻打東吳,以奪回被東吳襲奪的戰略要地荊州(今湖北江陵),並為大意失荊州而被殺的關羽報仇。東吳孫權派人求和,劉備拒絕。於是孫權任命年僅38歲的陸遜為大都督,率領5萬兵馬前往迎敵。

次年初,劉備的軍隊水陸並進,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在長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設定了幾十處兵營,聲勢十分浩大。陸遜見蜀軍士氣高漲,又占據有利地形,便堅守陣地,不與交鋒。當時,東吳的一支軍隊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軍包圍,要求陸遜增援。陸遜不肯出兵,並對眾將說,夷道城池堅固,糧草充足,等我的計謀實現,那裡自然解圍。 陸遜手下的將領見主將既不攻擊蜀軍,又不援救夷道,以為他膽小怕戰,都很氣憤。眾將領中有的是老將,有的是孫權的親戚,他們不願聽從陸遜的指揮。於是陸遜召集眾將議事,手按寶劍說:“劉備天下知名,連曹操都畏懼他。現在他帶兵來攻,是我們的勁敵。希望諸位將軍以大局為重,同心協力,共同消滅來犯敵人,上報國恩。我雖然是個書生,但主上拜我為大都督,統率軍隊,我當克盡職守。國家所以委屈諸位聽從我的調遣,就是因為我還有可取之處,能夠忍受委屈,負擔重任的緣故。軍令如山,違者要按軍法從事,大家切勿違反!” 陸遜這一席話,把眾將領都鎮住了,從此再也不敢不聽從他的命令了。

陸遜打定主意堅守不戰,時間長達七八個月。直到蜀軍疲憊不堪,他利用順風放火,取得了最後勝利。劉備逃歸白帝城,不久病死。

[忍辱負重]百科解釋

忍受屈辱,承擔重任。負,擔當。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忍受暫時的屈辱。 更多→ 忍辱負重

[忍辱負重]反義詞

[忍辱負重]英文翻譯

bear disgrace and a heavy burden

[忍辱負重]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