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張孝祥簡介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於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於明州鄞縣。宋朝詞人。先祖曾居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再遷明州(今寧波),為唐代詩人張籍的後代。張孝祥生於明州鄞縣桃源鄉(今寧波市鄞州區橫街鎮)。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廷試第一。曾因事忤秦檜下獄。宋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後因贊張浚北伐,事敗被革職。又為荊南湖北路安撫使,頗有政績。著有《於湖集》40卷、《於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張孝祥]相關詩詞
念奴嬌·過洞庭
[作者] 張孝祥 [朝代] 宋代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作者] 張孝祥 [朝代] 宋代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湧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表獨立,飛霞佩,切雲冠。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翳鳳更驂鸞。
下一頁
當前首頁
共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