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軻   [mèng kē]
[孟軻]基本解釋
(約前372--前 289) 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聖,又與孔子並稱孔孟。曾遊歷齊、宋、滕、魏等國。孟子則宣揚仁義,主張實行仁政、王道,與弟子著書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張省刑罰,薄賦斂,使民有恆產,能安居樂業,並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勸告統治者要與民同樂,反對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傑出散文著作
[孟軻]百科解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更多→ 孟軻
[孟軻]英文翻譯
Menc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