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多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數十觀其封域多是楚時諸王…盡知之
[作者] 張九齡 [朝代] 唐代蘋藻生南澗,蕙蘭秀中林。嘉名有所在,芳氣無幽深。楚子初逞志,樊妃嘗獻箴。能令更擇士,非直罷從禽。舊國皆湮滅,先王亦莫尋。唯傳賢媛隴,猶結後人心。牢落山川意,蕭疏鬆柏陰。破牆時直上,荒徑或斜侵。惠問終不絕,風流獨至今。千春思窈窕,黃鳥復哀音。
明日歌
[作者] 錢福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世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梅聖俞詩集序
[作者] 歐陽修...,懼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陽至於吳興以來所作,次為十卷。予嘗嗜聖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其後十五年,聖俞以疾卒於京師,余既哭而銘之,因索於其家,得其遺稿千餘篇,並舊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為一
嘆逝賦
[作者] 陸機...,何視天之芒芒。傷懷淒其多念,戚貌悴而鮮歡。幽情發而成緒,滯思叩而興端,此世之無樂,詠在昔而為言。居充堂而衍宇,行連駕而比軒。彌年時其詎幾,夫何往而不殘。或冥邈而既盡,或寥廓而僅半。信松茂而柏悅,嗟芝焚而蕙嘆。苟性命之弗殊,豈同波而異瀾,瞻
述行賦
[作者] 蔡邕...,猶紛挐其多遠。無亮采以匡世兮,亦何為乎此畿?甘衡門以寧神兮,詠都人而思歸。爰結蹤而迴軌兮,復邦族以自綏。亂曰:跋涉遐路,艱以阻兮。終其永懷,窘陰雨兮。歷觀群都,尋前緒兮。考之舊聞,厥事舉兮。登高斯賦,義有取兮。則善戒惡,豈雲
無可奈何歌
[作者] 白居易...,喪馬之翁。俾吾為秋毫之杪,吾亦自足,不見其小;俾吾為泰山之阿,吾亦無餘,不見其多。是以達人靜則吻然與陰合跡,動則浩然與陽同波。委順而已,孰知其他。時邪命邪,吾其無奈彼何;委邪順邪,彼亦無奈吾何。夫兩無奈何,然後能冥至順而合太和。故吾所
除草
[作者] 杜甫...,曾何生阻修。其毒甚蜂蠆,其多彌道周。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憂。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霜露一沾凝,蕙葉亦難留。荷鋤先童稚,日入仍討求。轉致水中央,豈無雙釣舟。頑根易滋蔓,敢使依舊丘。自茲藩籬曠,更覺松竹幽。芟夷不可闕,疾惡信如讎。
精衛填海
[作者] 佚名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