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   [jiǔ shān]
[九山]基本解釋
1.九州的大山。 2.九座山。 3.指九嶷山。
[九山]詳細解釋
九州的大山。
《書·禹貢》:“九山刊旅。” 孔 傳:“九州名山與槎木通道而旅祭矣。”《國語·周語下》:“封崇九山。” 韋昭 註:“凡此諸言九者,皆謂九州之中山川藪澤。”《史記·五帝本紀》:“唯 禹 之功為大,披九山。”
九座山。
《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山? 會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華 、 歧山 、 太行 、 羊腸 、 孟門 。” 金 元好問 《穎亭留別》詩:“七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鬱崢嶸,了不受陵跨。” 施國祈 箋註:“九山,案 轘轅 、 潁谷 、 告成 、 少室 、 大箕 、 大陘 、 大熊 、 大茂 、 具茨 是也。”
指 九嶷山 。
唐 李賀 《湘妃》詩:“蠻娘吟弄滿寒空, 九山 靜緑淚花紅。” 唐 陳羽 《湘妃怨》詩:“ 九山 沉白日,二女泣滄洲。”
[九山]百科解釋
《書·禹貢》:“九山刊旅”,指九州的名山。《呂氏春秋·有始覽》、《淮南子·墬形訓》以會稽、泰、王屋、首、太華、岐、太行、羊腸、孟門為九山。《史記·夏本紀》司馬遷以汧、壺口、砥柱、太行、西傾、熊耳、墦冢、內方、(mín,岷)為九山 更多→ 九山
[九山]英文翻譯
Nine H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