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紙作書。語出《南史·陳紀下·後主》:“﹝ 後主 ﹞常使 張貴妃 、 孔貴人 等八人夾坐, 江總 、 孔范 等十人預宴,號曰‘狎客’。先令八婦人襞采箋,製五言詩,十客一時繼和,遲則罰酒。” 唐 劉禹錫 《樂天寄憶舊遊因作報白君以答》詩:“酒酣襞牋飛逸韻,至今傳在人人口。” 宋 陸游 《初到蜀州寄成都諸友》詩:“襞箋報與諸公道, 罨畫亭 邊第一詩。”
舊時端午節風俗之一。謂用五色絲纏紙帛折成菱角方片,然後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為四方,黃居中央)綴於胸前,以示婦人養蠶之功。
猶收拾。
1.亦作“襞績”。衣服上的褶襉。 2.比喻皺紋。 3.重迭;堆積。 4.重複;堆砌。
卷束折迭。
見“ 灌辟 ”。
搖動折迭。
見“ 襞積 ”。
猶織錦。相傳 竇滔 仕 前秦 符堅 為 秦州 刺史,被徙流沙,妻 蘇若蘭 思之,在家織錦為回文鏇圖詩以贈 滔 。事見《晉書·列女傳·竇滔妻蘇氏》。後遂用為典故。
折迭布幅以為裳。穿著長大的裳,形容無為而治的樣子。相傳“ 黃帝 、 堯 、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見《易·繫辭下》。
操紙染翰,謂作書繪畫。
亦作“ 襞箋 ”。摺紙作書。語出《南史·陳紀下·後主》:“﹝ 後主 ﹞常使 張貴妃 、 孔貴人 等八人夾坐, 江總 、 孔范 等十人預宴,號曰‘狎客’。先令八婦人襞采箋,製五言詩,十客一時繼和,遲則罰酒。” 唐 劉禹錫 《樂天寄憶舊遊因作報白君以答》詩:“酒酣襞牋飛逸韻,至今傳在人人口。” 宋 陸游 《初到蜀州寄成都諸友》詩:“襞箋報與諸公道, 罨畫亭 邊第一詩。”
1.衣服上的褶襉。 2.比喻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