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索中心的紗芯
1.一串圓環或一條螺線(如由柔軟的線或薄片做的) 2.絕緣金屬線繞在捲軸上或其他結構上形成的螺線或蜷線,通常用以產生電磁效應或提供電阻
聯結泵、閥或控制系統的管道,用於傳送液體、氣體或研成粉末的固體
1.針和線 2.縫紉刺繡等工作
比喻事情可尋的端緒,路徑;隱密的訊息;思路,脈絡
防禦敵人進攻的陣線
沾有黃、白色粉的粗線,用於裁衣時打底樣。其法:以粗線穿過裝有粉屑的小袋,兩端可以互抽,線經袋沾粉,即可彈線畫尺寸。
亦作“線蝦”。一種小蝦的名稱。其細如線,故稱。
粗梳或精梳纖維數根拈在一起而成的紗,用於機織或針織
縫綴用的線。
1.用以鋸出曲線或不規則形狀的細鋸條的手鋸 2.緊繃在鋸架上的窄條細齒鋸,用於鋸格子、渦卷和其他曲線形輪廓
1.見“引線”。 2.亦作“引綫”。拉線。 3.介紹;拉攏。 4.內線,指告密及引路捕人者。 5.猶先導。 6.引火線,導火線。 7.比喻直接引起事變的事件。 8.指鐵路或公路連線橋樑的一段線路。 9.方言。縫衣針的別稱。
用許多股棉線搓合成的繩子
1.見“雨線”。 2.亦作“雨綫”。看上去如線狀的雨。
1.球類比賽中球超出了邊線或底線 2.運動員、運動隊在初賽、預賽等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獲得參加下一階段比賽資格 3.借指在評比中取得了超出水平線的成績
物體的邊角線,亦指物體上的條狀隆起。
謂刺繡縫紉時按壓針線。 唐 秦韜玉 《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綫,為他人作嫁衣裳。”後以“壓綫”比喻徒為別人辛苦忙碌。
1.亦作“伏線”。前文為後文預先埋下的線索。 2.潛伏的因素。 3.見“伏綫”。
原指戰爭中的第二道防線,後用以比喻不負直接領導責任的地位。《人民日報》1981.3.3:“年邁體衰但尚能工作的老同志,可按中央有關規定,退居二線,擔任顧問。”
即警戒線。 阿英 《敵後日記摘抄·一九四二年六月九日》:“一里半,入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