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憤;嫉恨。
悵恨;憤恨。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去我國兮心搖,情憤惋兮誰識?”《後漢書·袁紹傳》:“海內傷心,志士憤惋。”《北齊書·慕容紹宗傳》:“ 紹宗 對曰:‘太后臨朝,淫虐無道,天下憤惋,共所棄之。’”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三:“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續資治通鑑·宋太祖開寶元年》:“ 德驤 判大理寺,其官屬與堂吏附會宰相,擅減刑名, 德驤 憤惋求見,欲面白其事。”
憤懣充積。
隱藏在內心裡的怨憤
痛心忿怒。
抑鬱煩悶。
痛恨;怨恨。《後漢書·楊賜傳》:“吾每讀《張禹傳》,未嘗不憤恚嘆息。”《宋書·五行志四》:“其後 權 以讒邪,數責讓 陸議 , 議 憤恚致卒。”《新唐書·奸臣傳上·李義府》:“ 乾封 元年大赦,獨流人不許還, 義府 憤恚死,年五十三。”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撫記上》:“ 隆文 於講和時,即憤恚成疾,及抵 金山 ,不數日即卒。”
悲哀憤懣。
悲憤抑鬱。
1.未消盡的憤激。 2.謂無窮的鬱結之氣。
憤怒悲痛。
人民大眾對有罪惡的人的憤恨
憤怒的樣子
見“ 憤慨 ”。
1.謂積思求解。語出《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集註:“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唐劉禹錫《奏記丞相府論學事》:“今夫子之教日頽靡,而以非禮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憤悱也。”宋蘇軾《跋所書<清虛堂記>》:“今子由既輕以余書予人可也,又以其微妙之法言不待憤悱而發,豈不過哉!”明方孝孺《答金景文書》:“執事憤悱,旁求博討,卒未有得。”章炳麟《文學總略》:“大愚不靈,無所憤悱者,覩眇論則以為恆言也。” 2.憤慨,怨恨。
悲憤。
激動憤怒
怒濤。
洗雪冤恨。
1.積久之恥辱。 2.憤恨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