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綢,通“ 稠 ”。
綢與絹。泛指絲織物。
即柞絲綢。 王蒙 《惶惑》一:“那時候他二十三歲,大學才畢業,體重只有一百零一市斤,穿一身柞綢中山服,自以為是高級衣料了。”參見“ 柞絲綢 ”。
杭州出產的絲綢
密集貌。綢,通“ 稠 ”。
1.以柞蠶絲為原料織造的絲綢面料 2.以柞絲織成的綢、絹
即拷綢。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釋諺·薯莨綢》:“ 越 中夏月,多服敲皮袴。初惟市人著之,近日風行,漸及閨閣矣。名曰薯莨綢,有紫、緇二色。”參見“ 拷綢 ”。
黑色縐綢。一種表面呈皺縮狀的黑色絲織物。
一種質薄柔軟,宜做春、夏裝的綢子。
一種細密光滑的平紋織品,多用來做婦女服裝。 塔夫,源於英語taffeta。
一種印照片和放大照片用的紙,表面有像綢的紋理。
一種塗有薯莨汁液的平紋絲織品。 適於做夏季衣料。主要產於 廣東 。也稱莨綢、拷綢。
綢緞的一種。因經過電光機的處理,使織物表面呈現強烈的光澤。
泛指各種精美的絲織品。
綢繆:緊密纏縛。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古代由中國經古波斯國到歐洲的通商道路,因中國以產絲綢著稱,所以被稱作絲綢之路
綢繆:纏繞。 交錯纏繞在一起。
見“ 綢繆帷幄 ”。
《詩·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 孔穎達 疏:“ 毛 以爲自説作巢至苦,言己及天之未陰雨之時,剝彼桑根以纏綿其牖戶,乃得成此室巢。”後以“綢繆未雨”或“未雨綢繆”比喻事前作好準備工作。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水患詩》:“消遣殘冬易,綢繆未雨難。” 康有為 《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當此綢繆未雨之時,爲興學育才之事,若追亡救火之急,猶恐其不能以立國也。”參見“ 未雨綢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