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這樣,就
對不對;是不是。宋 蘇軾 《申省乞不定奪役法議狀》:“乞取 孫尚書 及 軾 所議付臺諫給舍郎官,定其是否,然後罷其不可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我未曾到過外國,也不知他的説話,是否全靠得住。” 劉半農 《敲冰》詩:“請問人間:是否人人都有喝到的福?”
指世道盛衰,人世通塞或運氣好壞
褒貶,評論
拒絕承認
1.暗示兩個相互排斥的事物的一方為另一方所取消或廢除 2.拒絕承認
對事物作否認的議決
中道衰落。
亦作“ 以不 ”。猶言與否。表疑問之詞,其作用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嗎”。不,同“ 否 ”。《魏書·李順傳》:“卿往積歲,洞鑒廢興,若朕此年行師,當克以不?”《北史·元禎傳》:“ 禎 告諸 蠻 曰:‘爾鄉里作賊如此,合死以不?’” 唐 韓愈 《送楊少尹序》:“不知 楊侯 去時,城門外送者幾人?車幾兩?馬幾匹?道邊觀者亦有嘆息知其為賢以否?” 朱熹 考異:“以、與通用。”《舊唐書·虢王鳳傳》:“ 融 私使問其所親成均助教 高子貢 曰:‘可入朝以否?’ 子貢 報曰:‘來必取死。’”
喪亂;危殆。
厄運,壞運。
困厄不通。
猶否泰。 指命運好壞、仕途升降等。《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經涉累朝,通否任時。” 宋 歐陽修 《與章伯鎮書》:“ 伯鎮 尚淹江郡,忽已愈年。大亨有時,先以小抑,亦通否之理然也。”
亦作“ 然不 ”。是與非,是與不是。
《易》的兩個卦名。“否”為天地不交;“剝”為陰盛陽衰。後多以指時運乖舛。《晉書·庾亮傳》:“否剝之難,嬰之聖躬,普天所以痛心於既往而傾首於將來者也。”《陳書·儒林傳·沉不害》:“ 梁太清 季年,數鍾否剝,戎狄外侵,姦回內奰。”
是否還是;是否仍然
好壞;得失。《後漢書·胡廣傳》:“臣愚以為可宣下百官,參其同異,然後覽擇勝否,詳採厥衷。”《後漢書·朱景王杜等傳論》:“不得不校其勝否,即以事相權。”
猶言命運不好。
疑惑不解。
猶言困頓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