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歲除日又暮,山險路仍新。驅傳迷深谷,瞻星記北辰。古亭聊假寐,中夜忽逢人。相問皆嗚咽,傷心不待春。
敝邑連山遠,仙舟數刻同。多慚屢回首,前路在泥中。
將歸汾水上,遠省錦城來。已泛西江盡,仍隨北雁回。暮雲征馬速,曉月故關開。漸向庭闈近,留君醉一杯。
擾擾倦行役,相逢陳蔡間。如何百年內,不見一人閒。對酒惜餘景,問程愁亂山。秋風萬里道,又出穆陵關。
與道共浮沈,人間歲月深。是非園吏夢,憂喜塞翁心。細草誰開徑,芳條自結陰。由來居物外,無事可抽簪。
野人無本意,散木任天材。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來。迢遙千里道,依倚九層台。出處寧知命,輪轅豈自媒。更慚張處士,相與別蒿萊。
獨釣春江上,春江引趣長。斷煙棲草碧,流水帶花香。心事同沙鳥,浮生寄野航。荷衣塵不染,何用濯滄浪。
偶來人境外,何處染囂塵。倘許棲林下,僧中老此身。
方丈蕭蕭落葉中,暮天深巷起悲風。流年不盡人自老,外事無端心已空。家近小山當海畔,身留環衛蔭牆東。遙聞相訪頻逢雪,一醉寒宵誰與同。
西塞雲山遠,東風道路長。人心勝潮水,相送過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