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
《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註釋
次韻:也稱“步韻”。作舊體 的一種方式,依照所和詩的用韻次序寫和詩。
酬:用語言或詩文應答。
去秋:去年秋天。
初年:初期,此指年輕之時。
飛騰:迅速上升。
翻:反而。
嘆惋:嗟嘆惋惜。
恐遺二句:意謂恐怕知心朋友們笑話,便獨自決斷,努力拚搏。
於茲:在此。
評月旦:即“月旦評”,謂品評人物。典出《後漢書·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渥窪:wòwā,神馬。《史記·樂書》:“嘗得神馬渥窪水中,複次為太一之歌。”
羈縶絆:原指拴住客人的馬以挽留客人,後指延攬、挽留人材。羈,jī,馬籠頭。縶,zhí,拴住馬足的繩索。
淇園姿:指代虛心有節姿態美盛的竹子。淇園是周時衛國的竹園,因常代竹。
睎:xī,希望。
英爽:英俊豪爽。
浪漫:富有詩意,充滿幻想。
《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賞析
吳德夫去年秋天為作者寫了一首送行,作者按原詩用韻次序寫此詩作答。全詩四十句,這裡節選了十二句,詩中作者自愧異於淇園竹,表達了詩人重人品節操和自謙的品格。
《次韻酬吳德夫去秋送行之作》作者趙蕃簡介

趙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號章泉,原籍鄭州。理宗紹定二年,以直秘閣致仕,不久卒。諡文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