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春恨
《玉樓春·春恨》譯文
在綠楊垂柳、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侶輕易地拋下我就登程遠去。樓頭的鐘聲驚醒了五更的殘夢,心頭的離愁就像灑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無情人哪裡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惱,一寸相思愁緒竟化作了萬縷千絲。天涯地角再遠也有窮盡終了那一天,只有懷人的愁思卻是無限綿長、沒有盡期啊。
《玉樓春·春恨》註釋
⑴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木蘭花”。
⑵長亭路:送別的路。長亭:古代驛路上建有供行人休息的亭子。《白帖》:“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⑶年少拋人:人被年少所拋棄,言人由年少變為年老。
⑷殘夢:未做完的夢。
⑸五更鐘、三月雨:都是指思念人的時候。
⑹一寸:指愁腸。還:已經。千萬縷:千絲萬縷。比喻離恨無窮。
《玉樓春·春恨》作者晏殊簡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臨川文港沙河(今屬進賢)人。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江右人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十四歲時就因才華洋溢而被朝廷賜為進士。之後到秘書省做正事,北宋仁宗即位之後,升官做了集賢殿學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歲時過世。性剛簡,自奉清儉。能薦拔人才,如范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他生平著作相當豐富,計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刪次梁陳以下名臣述作為《集選》一百卷,一說刪並《世說新語》。主要作品有《珠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