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原文注釋譯文,苦寒行賞析作者曹操簡介

苦寒行

[作者] 曹操   [朝代] 魏晉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樹木何蕭瑟!

北風聲正悲。

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

我心何怫鬱?

思欲一東歸。

水深橋樑絕,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

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

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


標籤: 同情 行軍 情感 其他

《苦寒行》譯文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嶺峻多艱難!
羊腸坂路真崎嶇,一路顛簸車輪斷。
風吹樹木聲蕭蕭,北風呼嘯發悲號。
熊羆當路面對我蹲坐,虎豹夾道發威狂嚎叫。
溪谷荒涼人煙少,大雪紛紛漫天飄。
抬頭遠望長聲嘆息,長途跋涉思緒如潮。
我心鬱郁多么愁悶,真想東歸返回故鄉。
水深橋斷難前進,大軍徘徊半路上。
行軍迷路失方向,傍晚還沒有住宿的地方。
走啊走啊日久遠,人疲馬乏又渴又飢。
擔著行囊邊走邊砍柴,鑿冰煮粥充飢腸。
想起那篇《東山》,深深觸動我的哀傷。

《苦寒行》註釋

1.太行山:綿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大山脈。
2.何:多么。與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巍巍:高聳的樣子。
3.羊腸坂(bǎn):地名,在壺關(今山西長治縣東南)東南,以坂道盤鏇彎曲如羊腸而得名。坂:斜坡。詰屈:曲折盤鏇。
4.摧:毀壞、折斷。
5.羆(pí):熊的一種,又叫馬熊或人熊。
6.溪谷:山中低洼有水處。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處說“少人民”,言山中人煙稀少。
7.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樣子。
8.延頸:伸長脖子(遠眺)。
9.懷:懷戀,心事。
10.怫(fú)郁:愁悶不安。
11.東歸:指歸故鄉譙郡。作者譙(今安徽亳縣)人,在太行之東,故云“一東歸”。
12.絕:斷。
13.中路:中途。
14.薄暮:黃昏。
15.擔囊:挑著行李。行取薪:邊走邊拾柴。
16.斧冰:以斧鑿冰取水。糜(mí):稀粥。
17.《東山》:《詩經》篇名。據毛序,本篇為周公東征,戰士離鄉三年,在歸途中思念家鄉而作。
18.悠悠:憂思綿長的樣子。

《苦寒行》賞析

建安十一年(206)曹操率兵親征高幹,途中經過大行山著名的羊腸坂道,寫下了這首詩,其格調古直悲涼,迴蕩著一股沉鬱之氣。此詩感情真摯,直抒胸臆,毫不矯情作態。詩人在詩中用質樸無華的筆觸描述了委曲如腸的坂道、風雪交加的征途、食宿無依的困境。對於艱難的軍旅生活所引起的厭倦思鄉情緒,詩人也作了如實的記錄。更感人的是,儘管作為軍事統帥,詩人在這裡卻沒有強作英豪之態,而是赤裸裸地寫出此時此境的內心波動:“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鬱,恩欲一東歸。”這種直露的筆觸把詩人的內心世界呈現出來,以其真誠而扣動著讀者的心弦。

《苦寒行》相關內容

創作背景作者:佚名  這首是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曹操親征高幹途中於鞍馬間作成的。高幹本是袁紹的外甥,又系其下屬任并州牧。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時,因懾於曹...

《苦寒行》作者曹操簡介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曹操的其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