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下拜受胙原文注釋譯文,齊桓下拜受胙賞析作者左丘明簡介

齊桓下拜受胙

[作者] 左丘明   [朝代] 先秦

夏,會於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

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於文武,使孔賜伯舅胙。”齊侯將下拜。孔曰:“且有後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於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標籤: 敘事 文言文 其他

《齊桓下拜受胙》譯文


  夏天,齊桓公在葵丘與各國諸侯聚會,為的是重申原來的盟誓,使大家更加和好。這是合乎禮的。
  周襄王派宰孔賞賜齊侯一塊祭肉。宰孔說:“天子正忙於祭祀文王、武王,特派我來,賞賜伯舅一塊祭肉。” 齊侯剛要下階拜謝。宰孔說:“且慢,後面還有命令哩。天子命我告訴您:‘伯舅年紀大了,加之對王室有功,特賜爵一級,不必下階拜謝。’”齊桓公答謝:“天子的威嚴,離我不過咫尺,小白我豈敢貪受天子之命‘不下拜’?果真那樣,只怕就會垮台,使天子也蒙受羞恥。怎敢不下階拜謝!” 下階,拜謝;登堂,領賞。

《齊桓下拜受胙》註釋

①葵丘:宋國地名,在今河南蘭考。一說在民權縣東北。當時齊桓公與宋襄公、魯僖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共公在葵丘相會。
②尋盟:重溫舊盟。齊桓公曾在曹國的洮會合過魯、宋等諸侯,故稱“尋盟”。尋,通“爝(jué)”,把冷了的東西重新溫一溫,引申為重續或重溫。盟,在神前立誓締約。
③王:周襄王。宰孔:周襄王的使臣。宰,官名。孔,人名。胙(zuò):古代祭祀時供的肉。
④文、武:周文王與周武王。
⑤伯舅:周天子尊稱同姓諸侯為伯父或叔父,尊稱異姓諸侯為伯舅。周,姬姓;齊,姜姓。
⑥耋(dié)老:老邁,年高。耋,七十歲。
⑦加勞:加上有功勞。一說重加慰勞。
⑧違:離。顏:面。咫(zhǐ)尺:距離很近,八寸為咫。
⑨小白:齊桓公名。余:我。敢:怎敢。貪:貪妄,意為恃寵而違禮法。隕越:墜落。指違背禮法。

《齊桓下拜受胙》賞析

這篇百字短文記述了齊桓公在會晤諸侯時接受周襄王賞賜祭肉的一個場面。粗讀似乎平淡無奇,細品則覺別有滋味。
依據周朝的規矩,“胙”是不應賜給異姓諸侯的,並且諸侯受賜必須“下拜”。周襄王卻破例賜給齊侯“胙”並傳令免去“下拜”之禮。這是為什么?齊桓公雖已年邁功高,且當著眾諸侯的面,堅持要“下拜”受賜,絕不違禮法,又是為什么?文章圍繞“下拜”二字,一波三折,既反映了周王室的衰微,也反映了當時還普遍存在尊周意識。
周襄王對齊侯的特殊禮遇,不無討好巴結之嫌,企盼霸主尊周,以維持周王室的生存與面子。他未必不覺屈辱、難堪,心中酸苦唯有自知。齊桓公為春秋五霸之首,這時已任諸侯盟主數十年,功高年邁,傲視群雄,稱霸中原。周天子在他心目中未必有多大分量。但他在接受周天子賞賜時卻表現出受寵若驚、誠惶誠恐的情態,非但謙恭有禮,甚至近於肉麻。與其說他的言行帶有矯揉的成分,毋寧說他的表演相當成功。霸主尊周,固然是給周王室面子,而他表演的真正目的,則是給在場與不在場的諸侯看,借周天子的名號,使自己的霸權合法化。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是後世曹孟德一類奸雄的祖師爺。
《左傳》刻畫人物,往往著墨不多,很少客觀地描繪,而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表現人物性格。本文寫齊桓公只有一段話、一套程式化動作,卻把一個雄才大略、老謀深算的形象刻畫得形神畢肖。
附帶說一句,《左傳》作者評價歷史人物的準則與當時儒家“尊王”的宗旨是一致的。所以文章在平穩樸實中仍可見到作者對齊桓公的讚許。

《齊桓下拜受胙》作者左丘明簡介

左丘明

左丘明(約前502—約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而關於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於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況問題爭論不休、眾說紛紜。一說複姓左丘,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但史載,左丘明乃姜子牙後裔,嫡系裔孫丘(邱)氏較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軍事家。與孔子同時或者比孔子年齡略長些。曾任魯國史官,為解析《春秋》而作《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又作《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由於史料詳實,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者的愛好和研討。被譽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賢。山東泰安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概述圖片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