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北戴河原文注釋譯文,浪淘沙·北戴河賞析作者毛澤東簡介

浪淘沙·北戴河

[作者] 毛澤東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

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

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

換了人間。

《浪淘沙·北戴河》譯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連天, 秦皇島之外的打魚船, 在起伏的汪洋里都已經看不見, 也不知漂去了哪邊?
往事已有千年, 那時魏武帝曹操躍馬揮鞭, 東巡至碣石吟詠過詩篇。 秋風瑟瑟到了今日, 人間卻換了新顏。

《浪淘沙·北戴河》註釋

幽燕:古幽州及燕國,在今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魏武:魏武帝曹操。
碣(jié)石: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漢朝時還在陸上,到六朝時已經沉到渤海里了。
遺篇:指曹操的詩作《觀滄海》,曹操於建安12年(公元207年)北征烏桓,路過碣石山。曹操登山觀海,寫了《步出夏門行》四首,其中有“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湧起”之句。

《浪淘沙·北戴河》賞析

Array

《浪淘沙·北戴河》作者毛澤東簡介

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