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詠黃葵
《洞仙歌·詠黃葵》註釋
黃葵:即秋葵、黃蜀葵。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於七至十月開花。其狀貌頗似蜀葵,唯其葉裂痕較蜀葵深而多,花亦不像蜀葵之色彩紛繁,大多為淡黃色,近花心處呈紫褐色。
鉛華二句:此言黃葵宛若不飾粉黛,身著黃袍的道士。 鉛華,搽臉之粉。 道家妝,即身著黃色之道袍。宋 《菩薩蠻》:“染得道家衣,淡妝梳洗時。”
判不宜春:謂情願不合春時。
滴損二句:檀心,指黃葵紫褐色之花心。 鎮,久、常之意。此二句言雨水滴灑在花上,使那像宮羅一樣的花心久久地微微地摺皺。
《洞仙歌·詠黃葵》賞析
黃葵本不是名貴之花,而人歌詠之,便已見其超凡脫俗之意。且詞中又極寫其“孤情淡韻”,“開向晚秋”,“愛秋光”,“且對依斜陽”之孤高品格,足見詩人風流自賞,不肯媚俗的情懷了。
《洞仙歌·詠黃葵》作者納蘭性德簡介

納蘭容若,字性德,原名成德(1655-1685),滿族正黃旗人,號楞伽山人,家世顯赫,清康熙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自幼勤於修文習武,18歲中舉,22歲賜進士出身。選授三等侍衛,後晉為一等,扈從於康熙身邊。輯有《全唐詩選》和《詞韻正略》。詞集《側帽集》問世,時年僅24歲。另有《飲水詞》、《通志堂集》。擅書法,精於書畫鑑賞。納蘭性德性澹泊,視功名權勢如敝屣,視相府長子、御前侍衛的地位為難以解脫的束縛。納蘭性德在清初詞壇上獨樹一幟,詞風格近李煜,有清李後主之稱。所寫詞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