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原文注釋譯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賞析作者元稹簡介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作者] 元稹   [朝代] 唐代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標籤: 貶謫 友情 其他 情感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譯文

殘燈已沒有火焰,周圍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這時聽說你被貶官九江。
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這個訊息震驚得忽的坐了起來。
暗夜的風雨吹進我窗戶,感覺分外寒冷。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註釋

⑴九江:即江州。
⑵幢幢(chuáng):燈影昏暗搖曳之狀。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賞析

賞析一

此詩的中間兩句是敘事言情,表現了作者在乍一聽到這個不幸訊息時的陡然一驚,語言樸實而感情強烈。詩的首尾兩句是寫景,形象地描繪了周圍景物的暗淡淒涼,感情濃郁而深厚元稹貶謫他鄉,又身患重病,心境本來就不佳。此時忽然聽到摯友也蒙冤被貶,內心更是極度震驚,萬般怨苦,滿腹愁思一齊湧上心頭。以這種悲涼的心境觀景,一切景物也都變得陰沉昏暗了。於是,看到“燈”,覺得是失去光焰的“殘燈”;連燈的陰影,也變成了“幢幢”——昏暗的搖曳不定的樣子。“風”,本來是無所謂明暗的,而今卻成了“暗風”。“窗”,本來無所謂寒熱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滲透,連風、雨、燈、窗都變得又“殘”又“暗”又“寒”了。“殘燈無焰影幢幢”、“暗風吹雨入寒窗”兩句,既是景語,又是情語,是以哀景抒哀情,情與景融會一體、“妙合無垠”。
詩中“垂死病中驚坐起”一語,是傳神之筆白居易曾寫有兩句詩:“枕上忽驚起,顛倒著衣裳”,這是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貶謫、前往江陵上任時寫的,表現了他聽到送信人敲門,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來信的情狀,十分傳神。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驚”,寫出了“情”──當時震驚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則寫出了“狀”──當時震驚的模樣。如果只寫“情”不寫“狀”,不是“驚坐起”而是“吃一驚”,那恐怕就神氣索然了。而“驚坐起”三字,正是惟妙惟肖地摹寫出作者當時陡然一驚的神態。再加上“垂死病中”,進一步加強了感情的深度,使詩句也更加傳神。既曰“垂死病中”,那么,“坐起”自然是很困難的。然而,作者卻驚得“坐起”了,這樣表明:震驚之巨,無異針刺;休戚相關,感同身受。元、白二人友誼之深,於此清晰可見。
按照常規,在“垂死病中驚坐起”這句詩後,大概要來一句實寫,表現“驚”的具體內涵。然而作者卻偏偏來了個寫景的詩句:“暗風吹雨入寒窗”。這樣,“驚”的具體內涵就蘊含於景語之中,成為深藏不露、含蓄不盡的了。作者對白氏被貶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憤懣,還是悲痛,全都沒有說破,全都留給讀者去領悟、想像和玩味了。
元稹這首詩所寫的,只是聽說好友被貶而陡然一驚的片刻,這無疑是一個“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說,是有千言萬語和多種情緒湧上心頭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積和容量的片刻。作者寫了這個“驚”的片刻而又對“驚”的內蘊不予點破,這就使全詩含蓄蘊藉,情深意濃,詩味雋永,耐人咀嚼。
元稹把他這首詩寄到江州以後,白居易讀了非常感動。後來他在《與元微之書》中說 :“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像這樣一首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盡、富有包孕的好詩,它是有很強的藝術魅力的。別人讀了尚且會受到藝術感染,何況當事人白居易。

賞析二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八月 ,詩人的好友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在京城被人刺殺,上疏極請追捕兇手,查清這一事件,陳詞激切,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當時詩人被貶通州,正臥病在床,聽到這一訊息,心情非常難過,立刻抱病寫下了這首詩遠寄江州。
起句即事寫景:“殘燈無焰影幢幢 ”,夜深了,燈殘油盡,只剩下昏暗的燈影在搖曳。接著二、三兩句敘事、抒情。“此夕聞君謫九江”,在這樣淒涼暗淡的深夜,忽然聽到好友被謫九江的訊息,不禁“垂死病中驚坐起”,“驚坐起”三字,把訊息的驚人和聞者的震驚以及當時難受的心情,都強烈地表達了出來。末句以景結情,“暗風吹雨入寒窗”。夜已很深,詩人驚坐床上,只聽見風雨撲窗的聲音。淒涼的景色與淒涼的心境融恰為一,情調悲愴。
這首詩用簡練生動的語言 ,通過“殘燈無焰”、“影幢幢”、“暗風吹雨”等一系列的淒涼景象的描寫和氣氛的烘托,充分表現了詩人對好友被貶的哀傷不平和悽苦的心情。白居易在江州讀詩後,深受感動。後來在《與元微之書》中說 :“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清沈德潛說此詩“過作苦語而失者”(《說詩眸語》),這樣說恐怕是欠妥的。作者與白居易相交至密,友情極深。二人同受權貴打擊,被迫離京,左遷外郡,心境都很淒涼,發而為詩,語言悲苦,自是真摯感情的流露,這是很自然的。這一類詩,在二人詩集中還有很多。《唐才子傳》說:“微之(元稹)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由此可見,兩人的感情深厚,而彼此酬答的詩作亦充滿摯情。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作者元稹簡介

元稹

元稹(779 -831),字微之,河南府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唐朝宰相、著名詩人。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孫,父元寬,母鄭氏。元稹聰明機智過人,年少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給世人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佳句。但是在政治上並不得意,元稹雖然一度官至宰相,卻在覬覦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劃下被貶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節度使等職。死後追贈尚書右僕射。 元稹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長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