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夜啼·春思原文注釋譯文,烏夜啼·春思賞析作者李甲簡介

烏夜啼·春思

[作者] 李甲   [朝代] 宋代

樓上縈簾弱絮,牆頭礙月低花。

年年春事關心事,腸斷欲棲鴉。

舞鏡鸞衾翠減,啼珠鳳蠟紅斜。

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

《烏夜啼·春思》賞析

此詞的標題作“春思”,所寫正是樂府詩中常見的閨中思婦懷人的主題。
作者因與蘇東坡結交而受牽連,為新黨排斥,列名元祐黨藉,故在詞中每托閨情幽思以寄怨慕之意。
此詞亦是如此,詞中傷心人別有懷抱,借閨人春思寄託作者政治上的苦悶、失意,以婉言達深意。
上片由寫外景步步侵入內心,引發連綿不斷的春思。“樓上縈簾弱絮,牆頭礙月低花”兩句對起,通過景物描寫首先點明地點和時間。地點是在一處有院牆圍護著的樓房裡,而時間又是在飛絮落花暮春季節的晚上。同時還可以從“縈簾、“礙月”的細緻心理反應和“弱絮”、“低花”的視覺觀察所見,襯映出芳春夜月懷遠的閨人形象。寥寥十二個字,把背景和人物全然活現出來,堪稱妙筆。下面緊接以“年年春事關心事”一句,便正式表明她感情的趨向和分量,重點在“春事”二字。所謂“春事”即歷來詩詞中經常詠嘆的象“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或“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李白《憶秦娥》)一類的離情別緒。這裡說“年年關心”,可見離人遠去之久。春歸而人不歸,教她怎不思量!所以當她聽到樓外啞啞啼叫的欲棲而未定的烏鴉時,怎能不為之柔腸寸斷!“腸斷”二字,下得何等沉重,而思婦的哀痛情緒也就可想而知。
下片由內景轉向心理刻畫,表現相思感情的進一步深化。這內景就是由“舞鏡鸞衾翠減,啼珠鳳蠟紅斜”兩句所展現的春夜閨房畫面。“鸞衾翠減”是指繡有鸞鳥圖案的翠色被面已經褪色,而“舞鏡”只是對圖案上鸞鳥形象的修飾,它是根據古代傳說獨鸞不鳴,見鏡中影即鳴不止的典故,活用來增加鸞鳥形象的生動性,並作為下句“啼珠”的字面對仗。“鸞衾翠減”也是回應上片的“年年”二字,從翠被褪色暗示離人別去時間的長遠。而“鳳蠟紅斜”則是指思婦的深宵不寐,痴對著綴有鳳凰形象的蠟燭,看它不斷消熔的紅淚直到燒殘斜墜了。“啼珠”是指蠟燭點燃後流的蠟珠,如唐人元稹詩“柳誤啼珠密,梅驚粉汗融”,又“夜久清露多,啼珠墜還結”即是,這裡把鳳蠟消熔的蠟珠稱為“啼珠”帶有濃厚的主觀感情色彩。總之,兩句詞中的物象無不和思婦當前的處境心事相關,即所謂景中見人之法。
結末兩句把主人公孤棲難耐、百無聊賴,苦悶壓抑的情懷,以悽惋慰藉的語言娓娓道出:“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這兩句是從五代詞人顧敻《虞美人》“玉郎還是不還家,教人魂夢逐楊花,繞天涯”化出”這是無可奈何的自慰,也是幻想,反襯現實的矛盾,突出閨人離思的沉重。
此詞以巧思蘊藉見長,體現了作者筆致含蓄,語婉意深的獨特風格。

《烏夜啼·春思》作者李甲簡介

李甲,多用於中國人名,最為知名者為宋代人物,字景元,居華亭鄉,自號華亭逸人。《宋詩紀事補遺》卷三十一年云:“李景元,元符中,嘉善縣令。”善填詞,工小令,有聞於時。畫翎毛有意外趣,但木柯未佳。米芾嘗稱之。蘇軾題其畫曰:“郭恕先之後一人而已。”嘗畫竹於嘉興景德院,軾過之題詩。《畫繼》、《平湖縣誌》。有周泳先本《李景元詞》,存詞9首;此外有明代馮夢龍所著小說《警世通言》中的虛構人物、原福建省軍區副政委李甲(1918—20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