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有寄原文注釋譯文,如夢令·有寄賞析作者蘇軾簡介

如夢令·有寄

[作者] 蘇軾   [朝代] 宋代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如夢令·有寄》賞析

賞析一

首二句“為向東坡傳語,人玉堂深處”,以明快的語言,交待他“玉堂(翰林院)深處”,向黃州東坡表達思念之情,引起下文。這兩句的語氣,十分親切蘇軾心目中,黃州東坡,儼然是他的第二故鄉,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是“傳語”的內容,是蘇軾對別後黃州東坡的冷清荒涼景象的揣想。先設一問以避免平直。有此一問,便曳生姿,並能引出下文。“雪壓小橋無路”,仍承上句帶有問意,似乎是說:別後有沒有人來?是雪壓住了小橋,路不通嗎?以景語曲折表達之,既富於形象性,委婉深曲。是與否之間,都表現了對別後黃州東坡的無限關心。
末三句“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緊承上意,亦是“傳語”的內容,表達歸耕東坡的意願。“歸去,歸去”,直抒胸臆,是願望,是決定,是決心。“江上一犁春雨”,是說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補充要急於“歸去”的理由,說明“歸去”的打算。“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詞“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的意境。“一犁春雨”四個字更是“皆曲盡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後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輕快。
作為豪放派代表詞人,蘇軾頗多氣勢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詞作,顯示了東坡創作風格的多樣性。這首《如夢令》便代表了蘇軾創作清淡的一面,詞中不設奇險之語,清新淡雅而自然。

賞析二

這首《如夢令》,毛氏汲古閣本題作《有寄》,傅榦本調下注云:“寄黃州楊使君二首,公時在翰苑。”當是元祐元年(1086)九月以後,元四年三月以前,蘇軾在京城官翰林學士期間所作。詞中抒寫懷念黃州之情,表現歸耕東城之意,是作者當時特定生活和心理狀態的真實反映及流露。
首二句“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以明快的語言,交待他在“玉堂(翰林院)深處”,向黃州東坡表達思念之情,引起下文。這兩句的語氣,十分親切。在蘇軾心目中,黃州東坡,儼然是他的第二故鄉,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是“傳語”的內容,是蘇軾對別後黃州東坡的冷清荒涼景象的揣想。先設一問以避免平直。有此一問,便搖曳生姿,並能引出下文。“雪壓小橋無路”,仍承上句帶有問意,似乎是說:別後有沒有人來?是雪壓住了小橋,路不通嗎?以景語曲折表達之,既富於形象性,委婉深曲。是與否之間,都表現了對別後黃州東坡的無限關心。
末三句“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緊承上意,亦是“傳語”的內容,表達歸耕東坡的意願。“歸去,歸去”,直抒胸臆,是願望,是決定,是決心。
“江上一犁春雨”,是說春雨喜降,恰宜犁地春耕,補充要急於“歸去”的理由,說明“歸去”的打算。
“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詞“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的意境。“一犁春雨”四個字更是“皆曲盡形容之妙”,妙就妙在捕捉住了雨後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輕快。
作為豪放派代表詞人,蘇軾頗多氣勢磅礴之作;但在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詞作,顯示了東坡創作風格的多樣性。這首《如夢令》便代表了蘇軾創作清淡的一面,詞中不設奇險之語,清新淡雅而自然。

《如夢令·有寄》作者蘇軾簡介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人。北宋詩人、詞人,宋代文學家,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存詩3900餘首。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中秋》、《赤壁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記承天寺夜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