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元夕原文注釋譯文,京都元夕賞析作者元好問簡介

京都元夕

[作者] 元好問   [朝代] 金朝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標籤: 元宵節 節日

《京都元夕》譯文

元宵節時,到處都能碰到女人們穿著盛裝,化著美好的妝容來看燈;小孩子們則在街道上歡鬧著。
我這個穿樸素長衫的讀書人做什么呢?也在遊人歡聲笑語的氣氛中賞燈猜謎。

《京都元夕》註釋

①京都:指汴京。今屬河南開封。
②元夕:元宵,正月十五日晚上。
③袨(xuàn)服:盛服,艷服,漂亮的衣服。
④華妝:華貴的妝容。
⑤著處:到處。
⑥鬧:玩耍嬉鬧。
⑦長衫:讀書人多穿著長衫。
⑧何為:為何,做什么。

《京都元夕》賞析

開頭兩句寫京都元夕的熱鬧場面,"袨服華妝",寫出了遊人們穿著鮮明華麗,”六街燈火“寫出了大街小巷到處在舞弄著花燈的景象,前兩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們的裝束和舉動反襯了汴京一派繁華、昇平的氣象,也為下文人這個穿著長衫的讀書人都外出遊玩,沉醉在遊人的歡聲笑語,抒發情感作鋪墊。
而三句一轉,用“長衫”對“炫服華妝”,寫到自己竟然也隨遊人追歡逐樂。一個隱晦的發問,包含著辛酸的自嘲,嚴峻的自責,同時也是對前面所鋪敘的場景的否定。表現了詩人對此時金朝的偏安處境的嘲諷,也表達了對繁華背後危機的擔憂。
此詩展現了遊人在元宵節遊玩的景象,寫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華,手法上,用樂景抒哀憤之情,長衫和炫服華妝的對比,含蓄動人,意味深長。

《京都元夕》相關內容

創作背景作者:佚名  金哀宗正大二年,即公元1225年,當時人家住登封縣,他自己在汴京任國史院編修官,來往於汴京與登封之間。這年他在汴京度元夕,看到元夕之時京都的...

《京都元夕》作者元好問簡介

元好問

元好問(音取hào,喜愛之意,名與字義同),生活在北方中國金元之際,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