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應氏二首原文注釋譯文,送應氏二首賞析作者曹植簡介

送應氏二首

[作者] 曹植   [朝代] 魏晉

【其一】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

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

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

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

遊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其二】清時難屢得,嘉會不可常。

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

願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親昵並集送,置酒此河陽。

中饋豈獨薄?賓飲不盡觴。

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

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日長。

願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


標籤: 慰勉 宴會 目的 場景

《送應氏二首》譯文

其二
太平的盛世百年難見,歡樂的聚會不可常逢
天地之悠悠無窮無盡,人生之壽命短如晨霜
願我的好友諸事順利,平安抵達鄴城的北方
親密的友人聚首相送,設宴餞行在名都洛陽
難道是酒宴不夠豐盛?是賓客觥酬不夠歡暢
情誼越深則離別越苦,怎能不使我心愧難當?
此去的山川既阻且長,離別時匆匆會面更難
我多希望化成比翼鳥,與你們展翅一同飛翔

《送應氏二首》賞析

其一賞此作於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應氏指應場、應璩兄弟。應場為"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時年二十歲,被封為平原侯,應場被任為平原侯庶子。同年七月,曹植隨其父曹操西征馬超,途經洛陽。當時應場也在軍中。之後不久,應場受命為五官將文學,行將北上,曹植設宴送別應氏,寫了兩苗詩。這苕寫洛陽遭董卓之亂後的殘破景象。
"步登北邙阪,遙望洛陽山"二旬,寫信步登上北亡囂山,洛陽周圍的群山便會歷歷在目。北邙即亡墨山,在洛陽城北,是曹植送應場的必經之路。"登"和"望"提挈全詩。只有登上北亡山,才能遙望洛陽四周的群山。這二旬,既交待了詩人綜觀洛陽的立足點,又為下面描寫洛陽的荒涼景象,選取了適宜的角度。這樣寫,合乎事理,使人感到詩中所呈現的景物自然、真切。
接著,詩人寫遠望中的洛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蕭條、淒涼的景象:"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往日洛陽繁榮、昌盛的景象不見了,眼前只是一座被焚燒後的寂寞荒城。讀到這裡,讀者會很自然地聯想到當年董卓焚燒洛陽時的情景。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為了逃避關東各州郡聯軍的討伐,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臨行前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室屋盪盡,無復雞犬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這裡,詩人用"何寂寞"引起下文,為後面具體描繪洛陽的殘破景象作了必要的鋪墊。
被焚燒後的洛陽是何等景象呢?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頓擗,倒塌崩裂。這兩句的意思是,廢的殘破不堪的牆壁都斷裂了,叢生的荊棘高接雲天。這是一幅衰敗荒蕪的景象。寥寥數語,勾畫出一幅傷心慘目的大動亂後的社會畫圖,為上兩句所反映的事實作了形象的說明和補充。遠望中的洛陽是這樣,那么洛陽人又是一種什么樣子呢?詩中寫道:不見舊耆老,但睹新少年。舊,這裡指原先的。耆老,年老、年邁的老人。睹,看見新,指後出生的。詩人眼含熱淚,在向讀者沉痛地訴說洛陽城中所見到的情景:往日那些年邁的老人都先後死去了,見到的儘是一些不相識的後生少年。可見,社會動亂給人民帶來多么沉重的災難。
接著,詩人又繼續為我們描繪:色郊外所見到的情景:"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田園無人耕種,雜草叢生,路徑無法辨識,只好撥開草叢側身前進,足見其荒蕪的嚴重程度。詩人於此。
攝取生動、具體的圓回,劌毀八似地荔到出仕叢中少一性叫情狀,使人感到自然、真實、可信。"遊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旬中的遊子指應氏。應氏曾在洛陽居住過。董卓亂起,應場漂泊在外,一直沒有回過洛陽,所以說"久不歸"。戰亂使家鄉一片荒涼,他又怎能辨識家鄉田間的小道呢?
以上幾句,詩人寫遙望中所見及在洛陽所見的情景,在點上進行了必要的渲染,極形象地說明了戰亂給社會和人民所帶來的沉重災難。然而,詩人沒有就此止筆,而是把視線從點上向面上擴展開來,從洛陽移到整個遼闊的平原:"中原何蕭條,千里無人煙。"這兩句,在全詩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作者採用一種感嘆的旬式,用一個"何蕭條"的感嘆,和"元人煙的概括,把千里平原一片荒涼的寂寞情景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從而使詩的意境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念我平常親,氣結不能言"二句,是詩人代應場而言。面對災難深重的現實,對於人民的苦難和人生的漂泊不定,應場想到即將離開洛陽,"平常親"再也不能相親了,鬱積在胸中的憂愁湧上心頭,竟使他達到"不能言"的程度,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憎惡戰亂,同情人民的思想情懷。
詩人作這首詩時,距董卓禍亂發生已有二十年之久,而社會景象仍如此荒殘,可見當時禍亂給人民所造成危害的程度。詩中從城市的破壞、田園的荒廢、人民的死亡,詳盡地描繪出戰亂之後洛陽和中原廣大地區殘破蕭條的景象,反映了"千里無人煙"淒涼、悲楚的社會現實,是那個時代社會動亂所造成的嚴重後果的形象反映。它可以和歷史相印證,也可以和曹操的《籬里行》王粲《七哀詩》其一蔡琰《悲憤詩》相印證。
這首詩在寫作技巧上也有許多獨到之處。首先,它是一首送別詩,但詩人突破一般送別詩寫作的框框,不是從寫送行入手,而是別開生面地描寫洛陽衰敗殘破的景象,而這種殘破不堪的景象又同特定的社會背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使詩歌在反映現實生活的深度和廣吏上都超出了一般送:日詩的範圍。其次,詩人在藝術構思上也獨具匠心。開頭兩旬,總領全詩。詩人登山遠望,先從洛陽山下筆,然後再寫殘破的洛陽、蕭條荒涼的原野。最後,抒發遊子的離鄉別土之情。這樣,總述與分寫相問,由近及遠地展開。層次分明,前後照應,結構緊湊,渾然一體。第三,詩歌的語言也很準確、形象、生動。比如:"登"、"望"、"何寂寞"、"盡燒焚"、"皆頓擗"、"上參天"、"側足刀、"無人煙"等等。寫洛陽的殘破,詩人用"盡燒焚"來形容、渲染。"盡"字用得恰到好處。一個"盡"字,既寫出了董卓之亂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又交代了"何寂寞"的原因。又如:"側足無行徑"旬中的"側足"二字,也用得極妙。詩人把在草叢中步履艱難的情狀,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出來,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總之,這茜'詩無論是在思想內容,還是在藝術形式方面,都代表了曹植前期詩作的一定水平。它是建安詩歌中為數不多的直接反映漢末動亂現實的優秀詩篇之一其二賞析這首詩著重抒寫惜別之情。關於這首詩,清人陳祚明在《采菽堂古詩選》中曾評論說: "此詩用意宛轉,曲曲入情,以人命之不常,惜別離之難遣,臨歧淒楚,行者又非壯遊,相愛雖深,愧難援手,留連片晷,但怨不歡,因作強辭自解,妄意會日之長。"這些,比較正確地概括了詩歌的含意,為我們更好地理解詩意提供了借鑑。
詩人從清時難得、嘉會不常寫起,引起人生短促的感慨,再寫歡送宴會,最後以比翼鳥展翅高翔作結,表現了朋友間離別之情和對友人的慰勉。
"清時難屢得,嘉會不可常。"清時,指政治清明的時世。屢得,多得。嘉會,指美好的朋友聚集的盛會。政治清明的時世難以多得,美好的盛會不能經常。兩聯對偶句,既有比喻嘉會象政治清明的時世難得那樣不能經常,又含有前因後果的關係。正是由於戰亂沒有平息,社會不安定,國家沒有統一,清明的時世沒有到來,所以,朋友間的聚會自然就不能經常。詩人流露出對當時國家政治時世的不滿和對朋友的聚會的珍惜之情。本詩寫送別,先從當時的時勢下筆,為後面敘寫惜別之情定下了思想基調,給人以高屋建瓴之感,足見詩人運筆之巧妙。
"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兩句,是說天地無窮無盡,沒有終極的時候,而人的壽命卻象早晨的霜露般短暫。讀到這裡,使我們聯想起曹操在《短歌行》中的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刀同是感嘆人生之短暫,曹操從酒宴和歌舞場面說升去,慨義人生明翹召幣,半華剴同趔,出丌扁口、似吟低唱,過渡到"求賢若渴"的高昂情緒,洋溢著積極進取的精神。而曹植卻從天地沒有極限寫起,引發出人的壽命象晨霜般短促,蘊含勸慰朋友應珍惜難得的聚會之意。"無終極"和"若朝霜"兩相對照,明寫人生之短暫+,實指對朋友間相聚的珍惜,進一步說明上二句中的"嘉會不可常",暗示詩人壯志未酬的憂傷。
接著,詩人寫對應氏兄弟的美好祝願:"願得展燎婉,我友之朔方。"展,申也。嫌婉,安樂而和順。朔方,北方,此當指鄴城而言。應場曾作為曹植的屬僚,同曹植一起,隨曹操西正馬超,路過洛陽,不久,應場受命轉為五官將文學,不得不離開曹植北上,投奔留守於鄴城的五官中郎將曹丕。應場在《侍衛五官中郎將建章台集詩》中曾以"朝雁"自喻,說:"問子游何鄉,戢翼飛徘徊往春翔二土,今冬客南淮。"當指這次"之朔方"。曹植在送行之際,表達了自己對朋友的美好祝願:祝願朋友諸事如意,平安順利到達北方。
以下,詩人轉入對送別宴會的具體描寫。"親昵並集送,置酒此河陽",為了歡送應氏,親朋們聚集起來,在河的北岸設酒宴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古稱"水北為陽,水南為陰。""中饋豈獨薄?賓飲不盡觴",中饋,古代多由婦女主持饋食之事,叫主中饋。談,進食給長者。這裡捐餞行的酒宴。薄,不豐盛。觴,酒杯。盡觴,乾杯。難道是酒宴不豐盛?客人們為何飲得不那么歡暢。這裡,詩人沒有直接敘寫朋友間的離別之倩,而是通過詢問客人們飲酒不歡暢的原因,暗喻離別時的憂傷,表達了詩人對應氏及朋友們的依依惜別之情。
"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二句,詩人跳出對筵宴的具體描述,向轉與朋及涸目馴期翌。刪厭厶州'硼屈'蚋'因而期望也就深厚,而詩人又無能為力,無法滿足應氏的殷切期望,所以內心感到很慚愧。詩中,蘊含著歉疚、深沉的感情,這種憂鬱的感情,可能與其兄曹丕此時被漢獻帝任命為五宮中郎將及副丞櫃事有關。
接著,詩人繼續敘寫對朋友的依戀之情:"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曰長。"山川險阻而路途遙遠,別離的時間已很短促,再次相會的日子將會很長。這二句,一是言其懟朋友即將離別的依戀;二是說明聚會難得,應該珍惜,何不開懷暢飲。它和"中饋豈獨薄,賓飲不盡觴二句相照應,是對"不盡觴"的賓客的勸酒辭"。
最後兩句:"願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比翼鳥,是指翅膀並在一起飛翔的兩隻鳥,古人常以此比喻男女間純真的愛情。此處比喻朋友閭的情誼。施翮(禾),展翅。這二句,是在上二句基礎上的合理的想像和發揮。既然朋友聚會很難,而且相會的日子叉很久遠,那么盆:么辦?詩人展開理想的翅膀,進行了大膽、合理的想像:願化作比翼鳥,和朋友們展翅高翔。這裡,詩人沒有抒寫離愁別緒,而是滿含激情,願與朋友們比翼雙飛,表現了詩人對未來的美好希望,讀來盪氣迴腸,感人至深。
《送應氏》第二首在寫作上有自己的特色。它主要的特色就是全鬣緊緊圍繞一個"情"字。詩人寫送別的筵宴,先不寫其場面和盛況,而是從當時的時勢著筆,造成一種聚會難得、機不可失的氣氛,領起全篇。接著,正面描寫對應氏兄弟的祝願和歡送。這裡,雖然交代了歡送筵宴,但仍未具體描寫,只是用"中饋豈獨薄"來反襯,最後以比翼鳥比喻。全詩虛寫聚會,實寫歡送惜別之情,虛實相生,用意宛轉,曲曲入情。此外,對偶句的運用也純熟自然,恰到好處。比如,"清時難屢得,為會刁:可常"和"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等旬式,對偶工整、朋審慎,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送應氏二首》作者曹植簡介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在山東聊城市莘縣人,一說生於山東菏澤市鄄城。191年(初平二年)曹操為東郡太守,治所在東武陽(今聊城市莘縣朝城鎮),眷屬隨之,192年曹植就出生在這裡。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