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於壁
《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於壁》註釋
① 熙寧四年作。此 作者於元祐五年(一0九0)守杭州時有自和詩,題云:“熙寧中,軾守此郡,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於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餘,後忝郡寄,再經除夜,庭事蕭然,三圄皆空。蓋同僚之力,非拙朽所致,因和前篇……。”這就是“前篇”,題目是我從作後題中摘出的。
② 餱米(音hóu),乾糧,這裡餱糧,借指生活必需。
③ 墮入法網,即犯法。
④ 閔默,亦作憫默,心中有憂說不出來的意思。唐 詩:“攔衣空憫默”, 詩:“閔默秋風前”,及作者白帝廟詩:“崎嶇來野廟,閔默愧常時”可證。
⑤ 前修,先賢。
《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於壁》作者蘇軾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人。北宋詩人、詞人,宋代文學家,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存詩3900餘首。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中秋》、《赤壁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記承天寺夜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