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新亭原文注釋譯文,晚出新亭賞析作者陰鏗簡介

晚出新亭

[作者] 陰鏗   [朝代] 南北朝

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潮落猶如蓋,雲昏不作峰。

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

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


標籤: 傷懷 情感

《晚出新亭》註釋

江水浩蕩而去,離愁卻襲上心來,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
儘管江上潮勢已經低落,但洶湧翻滾的波濤仍然猶如高張的車蓋,水面之上雲霧沉沉,無有峰巒之狀。
戍鼓之聲從遠處隱隱傳來,頓添幾分肅殺之氣;遠眺江岸,唯有 老松,滿目蕭索。
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我才剛剛過去一半,現在孤舟遠征,可嘆征程艱難,歸程無期。

《晚出新亭》賞析

這首《晚出新亭》,是寫江上景色的代表性作品,寫景以抒情,情景交融。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境內,是朝士們游宴之所。詩的起勢不凡,首句寫景,次句寫情。江水浩蕩而去,離愁卻襲上心來,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此詩的發端與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中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正同,開首兩句即點出“離悲”的主題。以下四句具體寫江景:儘管江上潮勢已經低落,但洶湧翻滾的波濤仍然猶如高張的車蓋;水面之上雲霧沉沉,無有峰巒之狀。戍鼓之聲從遠處隱隱傳來,頓添幾分肅殺之氣;遠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滿目蕭索。“潮落”二句以潮落雲昏暗示詩人心潮不平,“遠戍”二句則通過戍鼓、寒松一步渲染悲愁的氣氛。在這荒寒蕭條,滿目淒涼的時刻,詩人卻不得不孤舟遠征,艱難獨行,最後兩句自然而然的直抒情懷,感嘆征程艱難,歸程無期。
此詩語言洗鍊,寫景抒情,皆出於自然,將落潮、昏雲、戍鼓、寒松等景物組合成一幅《孤舟遠行圖》,形象鮮明,意境幽遠。

《晚出新亭》作者陰鏗簡介

陰鏗(約511年-約563年),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南北朝時代梁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其高祖襲遷居南平(在今湖北荊州地區),其父親子春仕梁,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鏗幼年好學,能誦詩賦,長大後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為當時所重,仕梁官湘東王蕭繹法曹參軍;入陳為始興王陳伯茂府中錄事參軍,以文才為陳文帝所讚賞,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約在陳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陰鏗的藝術風格同何遜相似,後人並稱為“陰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