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原文注釋譯文,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賞析作者簡介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

少年不得意,落魄無安居。願隨任公子,欲釣吞舟魚。
常時飲酒逐風景,壯心遂與功名疏。蘭生谷底人不鋤,
雲在高山空卷舒。漢家天子馳駟馬,赤軍蜀道迎相如。
天門九重謁聖人,龍顏一解四海春。彤庭左右呼萬歲,
拜賀明主收沉淪。翰林秉筆回英眄,麟閣崢嶸誰可見。
承恩初入銀台門,著書獨在金鑾殿。龍鉤雕鐙白玉鞍,
象床綺席黃金盤。當時笑我微賤者,卻來請謁為交歡。
一朝謝病游江海,疇昔相知幾人在。前門長揖後門關,
今日結交明日改。愛君山嶽心不移,隨君雲霧迷所為。
夢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長價登樓詩。別後遙傳臨海作,
可見羊何共和之。
東平與南平,今古兩步兵。素心愛美酒,不是顧專城。
謫官桃源去,尋花幾處行。秦人如舊識,出戶笑相迎。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二十五歲時隻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遊生活,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應山。直到天寶元年(742),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兩年半,就賜金放還而去,然後飄蕩四方的漫遊生活。李白和杜甫並稱“李杜”。他的詩歌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