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不言祿原文注釋譯文,介之推不言祿賞析作者左丘明簡介

介之推不言祿

[作者] 左丘明   [朝代] 先秦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

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與汝偕隱。”遂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標籤: 歷史 古文觀止 故事 文言文 其他

《介之推不言祿》譯文

(背景接前面的《寺人披見文公》)晉文公賞賜跟著他逃亡的人們,介之推不去要求祿賞,而(晉文公)賜祿賞時也沒有考慮到他。
  介之推說:“獻公的兒子有九個,現在惟獨國君還在(人世)。惠公、懷公沒有親信,(國)內外都拋棄他們。天沒有(打算)滅絕晉,(所以)必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誰呢?上天實際已經安排好了的,而跟隨文公逃亡的人卻認為是自己的貢獻,(這)不是欺騙嗎?偷竊別人的錢財,都說是盜竊。更何況貪圖天的功勞,將其作為自己的貢獻呢?下面的(臣子)將罪當做道義,上面的(國君)對(這)奸詐(的人)給予賞賜。上下互相欺瞞,難以和他們相處啊。”
  他的母親說:“你為什么不也去要求賞賜呢?(否則)這樣(貧窮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誰呢?”
  回答說:“(既然)斥責這種行為是罪過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況且說出埋怨的話了,(以後)不應吃他的俸祿了。”
  他的母親說:“也讓國君知道這事,好嗎?”
  回答說:“言語,是身體的裝飾。身體將要隱居了,還要裝飾它嗎?這樣是乞求顯貴啊。”
  他的母親說:“(你)能夠這樣做嗎?(那么我)和你一起隱居。”便(一直)隱居到死去。
  晉文公沒有找到他,便用綿上作為他的祭田。說:“用它來記下我的過失,並且表彰善良的人。”

《介之推不言祿》註釋

晉侯:指晉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國的幫助下回晉繼承君位。
賞:賜有功也。
從亡者:從文公出亡在外之臣,如狐偃、趙衰之屬。
介之推:亦從亡之臣。晉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獻公:重耳之父晉獻公。
惠、懷:惠公,懷公。惠公是文公重耳的弟弟,是懷公的父親。
置:立。
二三子:相當於“那幾個人”,指跟隨文公逃亡諸臣。子是對人的美稱。
誣:欺騙。
下義其罪:義,善也。言貪天之功,在人為犯法,而下反以為善也。
上賞其奸:奸,偽也。言貪天之功在國為偽,而上反以此賜也。
蒙:欺騙。
盍:何不。
懟(duì):怨恨。
尤:罪過。
文:花紋,裝飾。言人之有言,所以文飾其身。
綿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縣南、沁源縣西北的介山之下。
田:祭田。
志:記載。
旌:表彰。

《介之推不言祿》賞析

這是一個歷代流傳很廣的故事。春秋時,晉國的公子重耳因為內亂出奔到國外,一路辛苦流離,餓得奄奄一息。隨行的介之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熟了給重耳吃,救了他一命。內亂平定後,重耳回國,榮登皇帝的寶座,就是晉文公,即文中所稱晉侯。他登基之後大行封賞功臣,卻偏偏忘了救命恩人介之推。這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於是和老母隱居綿上深山。
文公知道後派人去請,而介之推執意不肯出來。傳說來人縱火燒山,想將母子逼下山,介之推和母親合抱一棵大樹,就這樣被燒死在山上。燒山的那一天正是清明節的前一天,為了悼念介之推,從此人們便定每年清明前一天為寒食清明,“寒食”是斷火冷食的意思。這一天舉國都不許生火,只能吃冷食。據說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歷。
故事還沒有完。介之推被燒死後,文公很悲傷,他砍下那棵大樹,製成木屐穿上。嘆息著說:“悲乎,足下!”據說這又成了“足下”這一典故的出處。
綿山因此也成為一大名勝。據史料記載,從三國曹魏時期到元末,歷代曾有6次大規模修建。1940年1月10日,綿山毀於日軍戰火。解放後,綿山被山西省政府列為重點風景名勝區。90年代得到了全面的修復和擴建。不但重修了從龍頭寺到雲峰寺被侵華日軍燒毀的寺廟,並且開發建設水濤溝瀑布群和棲仙谷自然風光兩大景區。而每到寒食清明,人們更是會深切地懷念介之推的高尚氣節。

《介之推不言祿》相關內容

理解作者:佚名  感:感覺到很重的怨懟和酸楚情緒,總有言不由衷的感覺。  介之推是一個不求榮華顯達,不貪功好利之人,並且孝敬母親不遺餘力。最重要的是...

《介之推不言祿》作者左丘明簡介

左丘明

左丘明(約前502—約前422)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而關於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於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況問題爭論不休、眾說紛紜。一說複姓左丘,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但史載,左丘明乃姜子牙後裔,嫡系裔孫丘(邱)氏較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軍事家。與孔子同時或者比孔子年齡略長些。曾任魯國史官,為解析《春秋》而作《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又作《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由於史料詳實,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者的愛好和研討。被譽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賢。山東泰安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概述圖片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