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詩載於《全唐詩》,《乾隆寧夏府志》與《朔方道志》亦收錄此詩羅隱是個十試不第的讀書人,但據說是因為人很醜才屢試不中,因此鬱郁不得志。羅隱由於科考屢屢失敗,曾經起過投筆從戎之心,於是在登夏州城樓時寫下了這首詩。此詩弔古傷今,慷慨激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唐末七律的獨特成就。清人洪亮吉《北江詩話》評曰:“七律至唐末造,惟羅昭諫最感慨蒼涼,沉鬱頓挫,實可以遠紹浣花,近儷玉溪。蓋由其人品之高,見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次則韓致堯之沉麗,司空表聖之超脫,真有念念不忘君國之思。孰雲吟詠不以性情為主哉!若吳子華之悲壯,韋端己之淒艷,則又其次也。”此詩頸聯“離心不忍聽邊馬,往事應須問塞鴻”,沉鬱有味,有無窮牢愁見於言外。由登樓興嘆,逼出結聯投筆從戎之意。然亦非抒其壯志,而是發其餘悲。雖“稜稜有骨”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卻不免衰颯,終是晚唐風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