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原文注釋譯文,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賞析作者韓愈簡介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作者] 韓愈   [朝代] 唐代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上憐民無食,征賦半已休。有司恤經費,未免煩徵求。
富者既雲急,貧者固已流。傳聞閭裡間,赤子棄渠溝。
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我時出衢路,餓者何其稠。
親逢道邊死,佇立久咿嚘。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鉤。
適會除御史,誠當得言秋。拜疏移閤門,為忠寧自謀。
上陳人疾苦,無令絕其喉。下陳畿甸內,根本理宜優。
積雪驗豐熟,幸寬待蠶麰,天子惻然感,司空嘆綢繆。
謂言即施設,乃反遷炎州。同官盡才俊,偏善柳與劉。
或慮語言泄,傳之落冤讎。二子不宜爾,將疑斷還不。
中使臨門遣,頃刻不得留。病妹臥床褥,分知隔明幽。
悲啼乞就別,百請不頷頭。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慚羞。
黽勉不回顧,行行詣連州。朝為青雲士,暮作白頭囚。
商山季冬月,冰凍絕行輈,春風洞庭浪,出沒驚孤舟。
逾嶺到所任,低顏奉君侯。酸寒何足道,隨事生瘡疣。
遠地觸途異,吏民似猿猴。生獰多忿很,辭舌紛嘲啁。
白日屋檐下,雙鳴斗鵂鶹,有蛇類兩首,有蠱群飛游。
窮冬或搖扇,盛夏或重裘。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雷霆助光怪,氣象難比侔。癘疫忽潛遘,十家無一瘳。
猜嫌動置毒,對案輒懷愁。前日遇恩赦,私心喜還憂。
果然又羈縶,不得歸鋤耰,此府雄且大,騰凌盡戈矛。
棲棲法曹掾,何處事卑陬。生平企仁義,所學皆孔周。
早知大理官,不列三後儔。何況親犴獄,敲搒發奸偷。
懸知失事勢,恐自罹罝罘。湘水清且急,涼風日修修。
胡為首歸路,旅泊尚夷猶。昨者京使至,嗣皇傳冕旒。
赫然下明詔,首罪誅共吺。復聞顛夭輩,峨冠進鴻疇。
班行再肅穆,璜珮鳴琅璆,佇繼貞觀烈,邊封脫兜鍪。
三賢推侍從,卓犖傾枚鄒。高議參造化,清文煥皇猷。
協心輔齊聖,致理同毛輶。小雅詠鹿鳴,食苹貴呦呦。
遺風邈不嗣,豈憶嘗同裯,失志早衰換,前期擬蜉蝣。
自從齒牙缺,始慕舌為柔。因疾鼻又塞,漸能等薰蕕。
深思罷官去,畢命依松楸。空懷焉能果,但見歲已遒。
殷湯閔禽獸,解網祝蛛蝥。雷煥掘寶劍,冤氛消鬥牛。
茲道誠可尚,誰能借前籌。殷勤答吾友,明月非暗投。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作者韓愈簡介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漢族,河南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鄧州市,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後,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書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憲宗元和時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崇奉儒學,力排佛老,同時宣揚天命論,認為“天”能賞善罰惡,人只能順應和服從天命。他的這種有神論思想,適應了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文學上,反對魏晉以來的駢文,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主張文以載道,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開闢了唐宋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愈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是一個語言巨匠。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