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籍 [朝代] 唐代
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
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
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
標籤: 哀怨 婦女 樂府 詩 情感 人物 其他
在秋風蕭瑟的淒寒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擾邊塞,屠殺邊地將領。漢軍傷亡慘重,全部喪生在遼水邊境。由於萬里之外白骨無人收,所以家家只能都在城下招魂安葬他們。征婦曾經構想與丈夫、兒子共同生活,即使貧賤卻舒心。如今丈夫死在戰場上,今後誰才是她的依靠?肚子裡的遺孤生下來怎樣哺育?雖然還活著但就像白天的蠟燭那樣暗淡無光,生活毫無希望。
①歿(mò):覆沒、被消滅。②招魂葬:民間為死於他鄉的親人舉行的招魂儀式。用死者生前的衣冠代替死者入葬。③依倚:依賴、依靠。④同居:與丈夫、兒子共同生活在一起。⑤晝燭:白天的蠟燭,意為暗淡無光,沒用處。
張籍(約767年—約830年),唐朝詩人。字文昌,漢族,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後遷居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採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 秋思
○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 涼州詞三首·其三
○ 涼州詞三首
○ 春別曲
○ 張籍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