瀧吏原文注釋譯文,瀧吏賞析作者韓愈簡介

瀧吏

[作者] 韓愈   [朝代] 唐代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樂瀧。險惡不可狀,船石相舂撞。

往問瀧頭吏,潮州尚幾里。行當何時到,土風復何似。

瀧吏垂手笑,官何問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東吳。

東吳遊宦鄉,官知自有由。潮州底處所,有罪乃竄流。

儂幸無負犯,何由到而知。官今行自到,那遽妄問為。

不虞卒見困,汗出愧且駭。吏曰聊戲官,儂嘗使往罷。

嶺南大抵同,官去道苦遼。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惡溪瘴毒聚,雷電常洶洶。鱷魚大於船,牙眼怖殺儂。

州南數十里,有海無天地。颶風有時作,掀簸真差事。

聖人於天下,於物無不容。比聞此州囚,亦在生還儂。

官無嫌此州,固罪人所徙。官當明時來,事不待說委。

官不自謹慎,宜即引分往。胡為此水邊,神色久戃慌。

亢瓦大瓶罌小,所任自有宜。官何不自量,滿溢以取斯。

工農雖小人,事業各有守。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不。

得無虱其間,不武亦不文。仁義飭其躬,巧奸敗群倫。

叩頭謝吏言,始慚今更羞。歷官二十餘,國恩並未酬。

凡吏之所訶,嗟實頗有之。不即金木誅,敢不識恩私。

潮州雖雲遠,雖惡不可過。於身實已多,敢不持自賀。

《瀧吏》作者韓愈簡介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漢族,河南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鄧州市,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後,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書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憲宗元和時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崇奉儒學,力排佛老,同時宣揚天命論,認為“天”能賞善罰惡,人只能順應和服從天命。他的這種有神論思想,適應了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文學上,反對魏晉以來的駢文,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主張文以載道,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開闢了唐宋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愈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是一個語言巨匠。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後人對韓愈評價頗高,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