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原文注釋譯文,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賞析作者簡介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廓落青雲心,交結黃金盡。
富貴翻相忘,令人忽自哂。
蹭蹬鬢毛斑,盛時難再還。
巨源咄石生,何事馬蹄間。
綠蘿長不厭,卻欲還東山。
君為魯曾子,拜揖高堂里。
叔繼趙平原,偏承明主恩。
風霜推獨坐,旌節鎮雄藩。
虎士秉金鉞,蛾眉開玉樽。
才高幕下去,義重林中言。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峽猿。
東風春草綠,江上候歸軒。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二十五歲時隻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遊生活,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應山。直到天寶元年(742),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兩年半,就賜金放還而去,然後飄蕩四方的漫遊生活。李白和杜甫並稱“李杜”。他的詩歌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