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鏇復東渡卻寄滬上諸君子
《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鏇復東渡卻寄滬上諸君子》註釋
①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 於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歸國,其時國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東渡,是年光緒帝病死。
②瀚海:浩瀚的海。 《滿庭芳》詞:“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
③儔:同輩之人。
④差池雙剪:燕尾如剪。《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⑤已慣司空見:即司空見慣。唐 為蘇州刺史,李司空紳罷鎮,慕禹錫名,邀飲,命妓侑酒,劉於席上賦詩云:“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⑥斷紅:指落花。
⑦十二曲闌:《闌通欄》。費氏宮詞:“鎖聲金掣閤門環,簾卷真珠十二欄。”
⑧蓬山:即蓬萊,神山名。
《金縷曲·丁未五月歸國鏇復東渡卻寄滬上諸君子》作者梁啓超簡介

梁啓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漢族,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並稱“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