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原文注釋譯文,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賞析作者李白簡介

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我隨秋風來,瑤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雲月。

渡江如昨日,黃葉向人飛。

敬亭愜素尚,弭棹流清輝。

冰谷明且秀,陵巒抱江城。

粲粲吳與史,衣冠耀天京。

水國饒英奇,潛光臥幽草。

會公真名僧,所在即為寶。

開堂振白拂,高論橫青雲。

雪山掃粉壁,墨客多新文。

為余話幽棲,且述陵陽美。

天開白龍潭,月映清秋水。

黃山望石柱,突兀誰開張。

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東南焉可窮,山鳥飛絕處。

稠疊千萬峰,相連入雲去。

聞此期振策,歸來空閉關。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當移白足,早晚凌蒼山。

且寄一書札,令予解愁顏。

《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作者李白簡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二十五歲時隻身出蜀,開始了廣泛漫遊生活,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應山。直到天寶元年(742),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兩年半,就賜金放還而去,然後飄蕩四方的漫遊生活。李白和杜甫並稱“李杜”。他的詩歌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