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原文注釋譯文,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賞析作者納蘭性德簡介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

[作者] 納蘭性德   [朝代] 清代

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自憶從頭。摘花銷恨舊風流。

簾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蒼蘚徑空留。兩眉何處月如鉤?


標籤: 感傷 情感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譯文

秋雨停了,梧桐樹葉不再滴雨 ,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淚。重新反覆回憶,釋放自己的情懷。想當初曾與思念之人有過美好的風流往事。(回憶)那美麗的身影、如桃花般的面容,但人已離去(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只空空留下那嬌小的鞋痕在長滿蒼蘚的小徑上。思戀之人在何處,只有孤單的如鉤明月。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註釋

①雨歇句:此言秋雨停了,梧桐樹葉不再滴雨,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淚。
②翻:同“反”。
③摘花句:意思是當初曾與她有過美好的風流的往事。杜甫《佳人》:“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④屧(xie}痕句:此言長滿蒼蘚的小徑上,她那嬌小的鞋痕猶在,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 屧痕,即鞋痕。
⑤兩眉:代指所思戀之人。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賞析

此詞上片景起,情景交織,“淚乍收”已是傷情畢現,又接之以“遣懷”二句,點明傷感之由。“摘花銷恨”中有人有己,低回惆悵。下片寫眼前空寂之景。前二句以“簾影碧桃”、“屧痕蒼蘚”表現人去樓空的寂寞,結句又以遙遙生問表達了深深的懷念之情。
這首詞為思念舊日情人而作。首句“雨歇梧桐”與“淚乍收”是什么關係呢?是表示雨和淚在同一時間停止,還是以雨停比喻淚止?不能說死。作者只是把二者並列提出,以不解解之,反而能增加一種朦朧的意境。反正“梧桐雨”和“流淚”都與離情有關。如溫庭筠《更漏子》詞“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元雜劇中白樸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都能引起讀者的聯想。“遣懷”二句謂為排遣愁懷反而回憶起過去的戀情,也就是摘花銷恨這件風流韻事。下片由回憶回到現實。“簾影”二句寫眼前所見。竹簾上映著碧桃樹影,花徑的苔蘚上還留下她的鞋印,然而伊人已去,徒然睹物思人,增加傷感。“空留”二字透露出多少感慨和無奈。結句由看到天上彎彎的新月而聯想到伊人的雙眉,但不知她如今人在何處?一種刻骨相思之情躍然紙上,情深意苦。詞句亦纏綿淒婉,令人惆悵。其中“簾影碧桃”和“屧痕蒼蘚”二句,對仗工整而典雅,亦為此詞增色不少。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作者納蘭性德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容若,字性德,原名成德(1655-1685),滿族正黃旗人,號楞伽山人,家世顯赫,清康熙大學士明珠之子。納蘭性德自幼勤於修文習武,18歲中舉,22歲賜進士出身。選授三等侍衛,後晉為一等,扈從於康熙身邊。輯有《全唐詩選》和《詞韻正略》。詞集《側帽集》問世,時年僅24歲。另有《飲水詞》、《通志堂集》。擅書法,精於書畫鑑賞。納蘭性德性澹泊,視功名權勢如敝屣,視相府長子、御前侍衛的地位為難以解脫的束縛。納蘭性德在清初詞壇上獨樹一幟,詞風格近李煜,有清李後主之稱。所寫詞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