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鹽用的工具。
1.稱山西解池所產之鹽。 2.今指用海水熬制或曬制的鹽。
舊時查禁私鹽的人員。
1.虎形的鹽。語本《左傳·僖公三十年》:“鹽虎形。” 宋 王禹偁 《仲鹹以二十韻詩相贈依韻和之》:“虎鹽宜燕享,猴棘謾雕鐫。我筆非 江氏 ,君才勝 孟堅 。”2.詩人亦用以喻指雪。 宋 韓琦 《喜雪》詩:“凝霤收冰乳,堆庭鏤虎鹽。”
1.《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載:謝安侄女道韞,才思敏捷,嘗居家遇雪,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十分讚賞。後因以“鹽絮”指美好的詩句。 2.以指詩才。
鹽場的警察。
1.喻繁雜瑣碎。 2.米和鹽。
1.不排水的天然的窪地,其中聚集水和蒸發後留下沉積鹽 2.藉助於蒸發製鹽的大鹽池
四川 所產的食鹽。打井汲水製成。
1.撒鹽。 2.末鹽。一種用海水煮成的粉狀鹽。
藥名。可作藥用的一種鹽類。治赤眼,明目。
礦石名。又名鹽綠、石綠。中醫用以入眼藥。
燒鹽使用的一種工具。
指窮苦人的素食。泛指粗食。
五代 至 南宋 政府在農村按戶配售食鹽的制度。二月育蠶時按戶配鹽,六月新絲上市,繳納夏稅時收錢,故稱。《資治通鑑·後晉高祖天福七年》:“先是 河 南、北諸州官自賣海鹽,歲收緡錢十七萬;又散蠶鹽斂民錢。” 胡三省 注:“蠶鹽所以裛繭。 唐 天成 二年,敕:每年二月內一度俵散蠶鹽,依夏稅限納錢。” 宋 陸游 《村興》詩:“園丁上牛米,村婢博蠶鹽。”《續資治通鑑·宋太祖建隆二年》:“官鹽闌入禁地貿易至十斤,煮鹻至三斤者,乃坐死。民所受蠶鹽入城市,三十斤以上者,奏裁。”
用鹹土熬制而成的鹽。
鹽水,含鹽份的汁水。
指因販賣私鹽受罰的刑徒。《元典章·戶部八·鹽課》:“諸偷犯私鹽貨賣,初犯依例斷配,再犯全籍家產,決杖一百七下,仍於手背刺‘鹽徒’二字,發付淘金、怙冶等處配役三年。” 明 陶宗儀 《輟耕錄·五刑》:“鹽徒既決而又鐐之,使居役也。”《續資治通鑑·元順帝至正七年》:“官軍萬數,不能進討,反為所敗,後竟假手鹽徒,雖能成功,豈不貽笑。”
解池 出產的鹽。
有一定含鹽量的鹹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