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鐙   [mǎ dèng]
[馬鐙]基本解釋
亦作“馬鐙2”。掛的馬鞍兩邊的腳踏。
[馬鐙]詳細解釋
亦作“馬鐙2”。掛的馬鞍兩邊的腳踏。
《南史·張敬兒傳》:“ 攘兵 ( 劉攘兵 )無所言,寄 敬兒 馬鐙一隻, 敬兒 乃為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諸鐵器》:“田野燐火,人血所化,或出或沒,來逼奪人精氣,但以馬鐙相戞作聲即滅。” 沉凱 《古瑪河春曉》第三章:“ 楊忠民 正在幫一個戰士調整馬鐙皮帶。”
[馬鐙]百科解釋
馬鐙是一對掛在馬鞍兩邊的腳踏,供騎馬人在上馬時和騎乘時用來踏腳的馬具。馬鐙的作用不僅是幫助人上馬,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馬的優勢,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騎馬人的安全。最早的馬鐙是單邊的,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演化成雙邊,進一步解放騎乘者的雙手,它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歷史。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國最遲在西漢時期就出現了馬鐙,從西漢壁畫中可見一斑。在沒有成熟馬鐙的3世紀前,由於已有馬鞍的發明和推廣,有大量騎士作戰的記錄,如西周晚期的數千騎作戰記錄,到了公元前4世紀戰國兵法對騎士作戰的兵書《六韜》,六韜中就有大量訓練和選拔騎兵的方法,如要求騎士能“絕塵跨溝壑””沖敵險阻... 更多→ 馬鐙
[馬鐙]英文翻譯
Stirr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