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指因受外力搖晃而發聲的鈴。球形或扁圓形,下部或中部開一條口,裡面放金屬丸或小石子。式樣大小不一,有騾馬系帶的、兒童玩的或做服飾的。《清會典事例·兵部·軍器》:“鈴鐺十五年更換,風繩三年更換。” 老舍 《駱駝祥子》一:“聽聽聲兒吧,鈴鐺似的!” 菡子 《源遠流長》:“我要在下面扯繩子響鈴鐺,你們就按著銅柱死勁往下捶。”
烙餅用的平底鍋
陶製炊器。
銚子。
以煎鹽為業的人家。《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二》:“其 北京 管內鹽鐺戶,合納逐年鹽利。”《宋史·食貨志下五》:“ 仁宗 時,分 永利東 、 西 兩監。東隸 并州 ,西隸 汾州 。籍州民之有鹻土者為鐺戶,戶歲輸鹽於官,謂之課鹽,餘則官以錢售之,謂之中賣。”《文獻通考·征榷三》:“鬻鹻為鹽,大牴鹻土,或厚或薄,薄則利微,鐺戶破產不能足其課。”
亦作“瑯鐺”。 見“ 琅璫 ”。
見“ 折腳鐺 ”。
舊時一種三足溫酒器。
瓦鍋。
陶製烹茶器具。
1.指盛有沸油的鍋。 比喻險境。 2.沾有油脂的鍋。指燒菜的鍋。
鼎和鐺。 泛指煮器。
猶言入鍋煎炸。
古代一種有足的大鍋。有時用作燒殺人的刑器。
1.鐵鎖鏈 2.董卓以是收烈付郿獄錮之,鋃鐺鐵鎖。 ——《後漢書·崔寔傳》 3.噹啷聲,金屬撞擊的聲音 4.用鏈條拴住、捆綁或聯接
即茶鐺。
執掌烹飪的廚師。
1.撞擊金屬器物等發出的聲音 2.也作璫璫
即鐺。一種古代的炊器。
象聲詞。形容金屬撞擊時所發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