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結的果
1.豆類的果實。也說豆角兒--主要用作菜餚 2.[種子或仁的]外皮、殼或莢;尤指乾外皮、乾殼、乾莢
由一個心皮構成的一種乾果,成熟時裂成兩片
1.即蓂莢。《竹書紀年》卷上:“帝在位七十年……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 徐文靖 箋:“《田俅子》曰:‘ 堯 為天子,蓂莢生於庭,為帝成歷。’”一本作“ 歷莢 ”。《宋書·符瑞志中》:“昔在 放勛 ,歷莢數朝。”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七:“蓂莢一名歷莢,聖王以是占日月之數。”2.見“ 歷草 ”。
榆莢錢的簡稱,又名五分錢。
古代傳說的一種瑞草。相傳 堯 時“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見《竹書紀年》卷上。因數莢多少,可知月的日數,故又稱月莢、月蓂。 唐 許敬宗 《奉和秋暮言志應制》:“月莢生還落,雲枝似復非。”
猶秋實。
亦作“皁莢”。 落葉喬木,枝幹上有刺,開淡黃色花,結莢果。莢果富胰皂質,可去污垢。莢果、樹皮和刺均可入藥,有祛痰功能。也稱皂角。
見“ 梵夾 ”。
瑞草。又名蓂莢、歷莢。傳說古人曾用以計歷。《竹書紀年》卷上:“﹝ 堯 時﹞又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 宋 周邦彥 《黃鸝繞碧樹·春情》詞:“草莢蘭芽漸吐。且尋芳、更休思慮。”
植物果實的一種名稱。 凡草木結實時,有狹長的果皮包裹著,至成熟時,皮自破裂而籽出者,統稱莢物。
蓂莢。傳說 唐堯 時瑞草名。相傳每月朔日始一日生一莢,十六日後一日落一莢,月晦而盡,故又名歷莢。
即雷芽。
植物名。落葉灌木。葉對生,夏季開白色小花,果實廣卵形,深紅色。樹皮可制繩,果實紅熟時可食,種子可榨油。
古代傳說中的瑞草。又名歷莢
棕櫚樹的果實。
木名。果肉供洗滌及藥用。
漢 代一種輕而薄的錢幣。 因形似榆莢,故名。
見“ 不落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