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蝦蟹成災,將稻穀盪盡
《文選·郭璞〈江賦〉》:“璅蛣腹蟹,水母目蝦。” 李善 註:“《南越志》:‘璅蛣,長寸餘,大者長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莢,合體共生,俱為蛣取食。’又曰:‘海岸間頗有水母......正白,濛濛如沫,生物有智識,無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蝦依隨之,蝦見人則驚,此物亦隨之而沒。’”後以“腹蟹目蝦”比喻自己沒有獨立主張而一味依附他人。
《禮記·檀弓下》:“ 成 人有其兄死而不爲衰(縗)者,聞 子皋 將爲 成 宰,遂爲衰。 成 人曰:‘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緌,兄則死而 子皋 爲之衰。’”後以“蟬緌蟹匡”比喻事物間互相矛盾。 清 趙翼 《五人墓》詩:“媚奄翻奉擊奄人,蟬緌蟹匡理難悟。”
指蝦蟹成災,將稻穀盪盡。舊因以為兵亂的徵兆。現多形容亂作一團。
古代神怪小說裏海龍王手下的兵將。比喻敵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婁羅。
匡:背殼;緌:蟬的針吻。比喻名是實非,兩不相干。
比喻無事生非,故意找岔子。
謂蝦、蟹多而成災。舊時迷信傳說,是兵荒馬亂和災荒的預兆。
荒:災荒。蝦蟹太多,稻穀遭殃。指兵荒馬亂的徵兆。
比喻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
湯:熱水。如同落在熱水裡的螃蟹一般。形容手忙腳亂的狼狽樣子。
匡:背殼。比喻名是實非,兩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