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粗劣的飯菜 2.堯王天下也,糲粢之食,藜藿之羹。--《韓非子.五蠹》 3.(藜藿--吃野菜。動用)
見“ 藜蒸 ”。
用藜菜作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
燭光。
美玉名。
亦作“ 藜烝 ”。采藜的嫩葉蒸熟為食。多指粗劣之食。
1.指藜杖。2.老翁常杖藜,因以為其代稱。
1. [puncture vine]2.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橫生在地面上,開小黃花,果實也叫蒺藜,有刺,可以入藥3. 像蒺藜的東西。如鐵蒺藜,蒺藜骨朵:舊時一種兵器
1.蒿和藜。泛指雜草;野草。 2.謂住蒿萊蓋的房子,吃藜藿做的食物。形容生活貧困。
藜和莠。泛指野草。
藜和菽。 泛指粗糲之食。
晉 王嘉 《拾遺記·後漢》載: 漢 劉向 校書 天祿閣 ,夜默誦,有老父杖藜以進,吹杖端,燭燃火明。 取《洪範五行》之文,天文輿圖之牒以授焉, 向 請問姓名。雲“太乙之精”。後因以“藜火”為夜讀或勤奮學習之典。
煮野菜羹。泛指飲食粗劣。
謂以藜藿為餐。泛指粗劣之食。
1.謂拄著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莖堅韌,可為杖。《莊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唐 杜甫 《暮歸》詩:“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宋 蘇軾 《鷓鴣天》詞:“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開牖有時邀月入,杖藜到處避人行。”2.藜杖;拐杖。 唐 護國 《贈張駙馬斑竹柱杖》詩:“此君與我在雲溪,勁節奇文勝杖藜。” 宋 秦觀 《寧浦書事》詩之五:“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 明 孫仁孺 《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諳盡江湖味,執青青杖藜。”
分散貌。
1.泛指蔓生山野的惡木莠草。2.指劣質木料制的手杖。
晉 王嘉 《拾遺記·後漢》:“ 劉向 於 成帝 之末,校書 天祿閣 ,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登閣而進,見 向 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因以見 向 ,説開闢已前。
又稱黑藜蘆。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地,有毒。中醫入藥,主治痰涎壅閉、喉痹、癲癇等症,外用於疥癬,有催吐作用。在農業上可做殺蟲劑。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藜蘆》:“藜蘆則吐風痰者也。”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二》:“﹝ 黥布 、 彭越 ﹞無所藉於 漢王 而 漢王 藉之,猶治病者之服烏喙、藜蘆也。”
1.藿香和蒺藜。泛指野草。 2.泛指粗食。亦用以借指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