腠理是什麼意思,腠理的解釋,腠理的反義詞近義詞,腠理的意思,腠理的英文翻譯

腠理   [còu lǐ]

[腠理]基本解釋

1.中醫指皮膚的紋理和皮下肌肉之間的空隙 2.寫作中的思路

[腠理]詳細解釋

  1. 中醫指皮下肌肉之間的空隙和皮膚、肌肉的紋理。為滲泄及氣血流通灌注之處。

    《韓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晉 左思 《魏都賦》:“膳夫有官,藥劑有司,餚醳順時,腠理則治。” 宋 張師正 《括異志·鄭前》:“ 治平 中, 武昌縣 令 鄭前 ,嘗覺腠理不寧。” 清 黃景仁 《浴湯池》詩:“腠理覺豎奔,膏肓擬丁鑿。”

  2. 泛指條理或途徑。

    《呂氏春秋·先己》:“用其新,棄其陳,腠理遂通。”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四》:“及下,層崖懸級,一時不得腠理,攀掛甚久。” 高燮 《索黃濱虹治印先寄以詩》:“至誠凝固腠理微,承蜩解牛本一致。”

[腠理]百科解釋

腠理 còu lǐ皮膚、肌肉的紋理。分皮腠、肌腠等。有時又指皮膚和肌肉的交接處,合稱皮腠。腠理是滲泄液體,流通和合聚元氣的場所,有防禦外邪侵襲的功能。腠理和衛氣在生理、病理上有著密切的關係。衛氣有溫潤、充養腠理,控制腠理開合的作用,若衛氣平和,則腠理緻密,開合有度,能抗禦外邪的侵襲,若衛氣不足,則腠理疏鬆,外邪得以隨時侵入。 更多→ 腠理

[腠理]英文翻譯

C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