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學   [yì xué]
[義學]基本解釋
舊時一種免費學校,資金來源為地方公益金或私人籌資
[義學]詳細解釋
講求經義之學。
《後漢書·儒林傳下·楊仁》:“寬惠為政,勸課掾史弟子,悉令就學。其有通明經術者,顯之右署,或貢之朝,由是義學大興。”
指佛教教義的學說,如般若學、法相學等。
《陳書·徐陵傳》:“ 後主 在東宮,令 陵 講《大品經》,義學名僧,自遠雲集。”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佛教在 南朝 重義學(講義理),在 北朝 重禪學(坐禪)。”
舊時各地用公款或私資舉辦的免費學校。
《新唐書·王潮傳》:“乃作四門義學,還流亡,定賦歛,遣吏勸農,人皆安之。” 清 王韜 《征設鄉義學序》:“義學者,即以補官學之所不及。”
[義學]百科解釋
義學也稱“義塾”。中國舊時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設立的蒙學。對象多為貧寒子弟,免費上學。 更多→ 義學
[義學]英文翻譯
free privat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