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 suǒ
- 糸
- 10
- 金
- FPXI
[索]基本解釋
1.大繩子或大鏈子:~子。~道。鋼~。絞~。線~。
2.搜尋,尋求:~引。思~。搜~。探~。
3.討取,要:~還。~求。~取。勒~。
4.盡,毫無:~然無味。
5.單獨:離群~居。
6.姓。
[索]詳細解釋
〈名〉
(會意。意為用繩子把木頭束起。 於省吾認為是繩索。本義:大繩子)
同本義 。後泛指各種繩索
索,草有莖葉可作繩索。——《說文》
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司馬遷《報任安書》
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列士·天瑞》
追討南度河,使軍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懸索相引。復戰於羅亭,大破之。——《後漢書·段潁傳》
晝爾於茅,宵而索綯。——《詩·豳風·七月》
又如:索葦(用葦作成的繩索);索頭(繩頭);索橋(用繩索連結兩岸的橋)
人的髮辮 。如:索葛(頭髮);索虜(髮辮)
法度
皆啟以商政,疆以 周索。——《左傳·定公四年》。 杜預注:“索,法也。”
鏈條 。如:索橋
中國古地名 。故地在今河南滎陽縣。秦末劉邦與項羽戰於京、索之間的索,即此地
索縣 。中國漢代建立的縣,在今湖南省常德市東。屬武陵郡,順帝時更名漢壽。今為湖南漢壽縣
〈動〉
搜尋
索,入家搜也。——《說文》
忘索之。——《史記·范睢蔡澤傳》
大索天下。——《漢書·張良傳》
舉國大索。——《漢書·韓安國傳》
延年索懷中,得重劾。——《漢書·嚴延年傳》
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 扁鵲,已逃 秦矣。——《韓非子·喻老》
遂聞君將合眾於 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個人偕,不外索。——《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又如:遍索不得;搜尋(搜查);索隱行怪(深求隱僻的事而行為怪譎)
尋求;探索
探求異聞,採摭典故,解其所未改,申其所未申,故以索隱為名。——唐· 司馬貞《史記索隱》自序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又如:索垢尋庇(無事生非,找薦兒滋事);索摸(尋找,尋覓);索合(尋求志同道合的人);索秘(探索隱微)
挑選
以索馬牛。——《左傳·襄公二年》
又如:索牛(挑選出來的好牛);索引(又稱引得,把書刊,文獻等作品中的重要課題錄出按一定的順序排列,以便檢索)
求取,討取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唐· 杜甫《兵車行》
凡死刑獄上行刑者先俟於門外,使其黨入索財物,名曰“斯羅”。——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索戰(討戰);索號(回令;求取約定的暗號);索將(索取;求取);索逋(索要欠款);索掯(索取);索句(索取詩句);索米(求取米糧);索命(索取性命);索飯(討取食物)
須,應,得
一壁廂納草除根,一邊又要差夫,索應付。——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還鄉》
雖無人竊聽,也索悄聲兒海誓山盟。——白仁甫《元曲選·梧桐樹》
又如:索將(須使);索是(須是,煞是,真是);只索(只得);索須(必須)
捻繩使緊
傳語又稱紂力能索鐵伸鉤。——《論衡·語譄》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屈原《離騷》
又如:索繩(緊繩)
搓;絞 。如:索鐵(絞鐵成索)
娶妻曰索 。如:索婦(娶妻)
〈形〉
獨自,孤單
直為親舊故,未忍言索居。——晉· 陶淵明《和劉柴桑》
索索無真氣,昏昏有俗心。——北國· 庾信《擬詠懷》
又如:離群索居;索處(索居);索居(獨居一方);索索(冷落的樣子)
涕淚流出貌
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為以至於是極也。——《莊子·徐無鬼》
又如:索索落落(眼淚紛紛落下的樣子)
索性;乾脆
只是士大夫不青索性盡底里說話,不可專咎人主。——宋· 朱熹《與魏之履書》
又如:索興(乾脆;直截了當)
煞是。確是;真是 。如:索是(煞是。甚是;真是)
盡;空
悉索敝賦,以討於蔡。——《左傳·襄公八年》
又如:索手(空手);索知(盡知);索空(竭盡);索莫(空乏窮盡的樣子);索索(空虛、空乏的樣子)
〈量〉
古時民間計量單位,十丈為一索
古用繩計量長度,因以為計量單位。如:種粟千百索
計算錢幣的單位。古代以繩索穿銅錢,每千文為一索,或稱一貫。如:受賄三千索
[索]百科解釋
索姓,中華姓氏之一。索氏家族,是殷商時代的七族之一,索氏的後代,望族出於敦煌、武威。敦煌是索氏家族的老家和祖宗發源之地,而武威後來又成為索氏的一個望族。索氏的得姓,至今已有4000年的左右的歷史。望族居於武威郡,就是現在的甘肅省武威縣一帶。當然,也有少數民族漢化改索姓的,比如滿族姓氏“索綽羅氏”。 更多→ 索
[索]英文翻譯
Cable
[索]為謎底的謎語
1.田間橋下落殘紅(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