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
- hù
- 竹
- 10
- 木
- TQRR
[笏]基本解釋
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朝(cháo )~。“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卻立”。
[笏]詳細解釋
〈名〉
(形聲。從竹,勿聲。本義:古代朝見時大臣所執的竹板,用以記事)
手板
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按品第分別用玉、象牙或竹製成,以為指畫及記事之用
笏,禮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說文》
薦笏言於卿士。——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曳笏卻立。
持一象笏互。——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笏擊(用笏板撲擊);笏囊(盛笏板的袋子);笏帛(盛笏的袋);笏板(即笏,手板)
舊時戲班用來寫戲目供人點戲用的手板也稱“笏”
只見一個掌班拿著一本戲單,一個牙笏。——《紅樓夢》
金銀的計算單位。鑄金銀成笏形,一枚為一笏
眾情危懼,共請主人,願以白金十笏贖之。——五代· 劉崇遠《金華子雜編》
指成錠的東西
禧乃檢篋中,得筆二管、墨一笏贈之。—— 清· 溫睿臨《南疆逸史》
[笏]百科解釋
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朝(cháo)~。“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卻立”。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 更多→ 笏
[笏]英文翻譯
W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