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識丁   [mù bù shí dīng]
[目不識丁]成語解釋
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目不識丁]成語出處
宋·洪邁《容齋俗考》:“今人多用不識一丁字;謂祖《唐書》。”
[目不識丁]成語造句
原來目不識丁的他,經過兩年學習已經可以讀報紙了。
[目不識丁]百科解釋
目不識丁(mùbùshídīng),指連一個字也不認得,形容人不識字或沒有學問。出自《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其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定語,構成主謂結構。歷史上曾有關於目不識丁的爭議,認為丁字應為“個”字,“丁”不過是古人的訛傳;同時,歷史上也有不少關於目不識丁的故事和典故,甚至出現過目不識丁的皇帝。 更多→ 目不識丁
[目不識丁]為謎底的謎語
1.最沒文化的人打一成語
[目不識丁]英文翻譯
not know a single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