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ú 
  • 17
  • IFDJ

[濡]基本解釋

1.沾濕,潤澤:~筆。~濕。~染。耳~目染。相~以沫(“沫”,唾沫,喻同處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

2.停留,遲滯:~滯。

3.含忍:~忍。

[濡]詳細解釋

1. 濡 2. 濡

〈名〉

  1. 古水名

    濡,濡水,出 涿郡故安,東入 淶。——《說文》

  2. 在河北省

  3. 尿

    病方今客腎濡,此所謂“腎痹”也。——《史記》

  4. 通“儒”。儒士,學者

    海內稱之曰濡術之宗。——《濟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

    少以濡術。——《尉衛卿衡方碑》

  5. 假借為“堧”。空地

    自以城池道濡麥。——《魯相史晨饗孔廟後碑》

〈動〉

  1. 沾濕

    不濡其翼。——《詩·曹風·候人》

    春雨露既濡。——《禮記·祭義》

    濡濯棄於坎。——《禮記·喪大記》

    今客賢濡。——《史記·扁倉傳》

  2. 又如:濡墨揮毫(用毛筆蘸墨寫字或作畫);濡筆(沾墨於筆);濡櫛(沾濕梳篦);濡染(沾染);濡縷(沾濕一縷);濡褐(沾濕馬衣);濡溺(沉浸,沉溺);濡濡(濕潤;沉湎);濡渥(濕潤);濡浹(沾潤);濡沫(用唾沫來濕潤);濡沃(滋潤);濡如(雨露潤滋);濡化(滋潤化育);濡澤(沾、潤)

  3. 遲緩;滯留

    是何濡滯也。——《孟子》

  4. 又如:濡遲(遲滯;緩慢);濡需(苟安一時);濡跡(滯留)

〈形〉

  1. 濕的

    人塗其體、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韓非子》

  2. 緩慢的

    雲精無永滯,水碧豈慚濡?——南朝 梁· 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

  3. 通“軟”。柔順

    羔裘如濡。——《詩·鄭風·羔裘》

    以濡弱謙下為表。——《莊子·天下》

  4. 又如:濡忍(柔順,容忍);濡弱(柔弱)

[濡]百科解釋

(1)沾濕,潤澤:濡筆。濡濕。濡染。耳濡目染。(2)停留,遲滯:濡滯。(3)含忍:濡忍。 更多→

[濡]英文翻譯

Moisten

[濡]為謎底的謎語

1.大旱望雲霓(打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