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八旗   [hàn jūn bā qí]
[漢軍八旗]基本解釋
清 代八旗組織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 原指 滿洲 入關前已投降 滿洲 或被俘從事兵役的 遼東 漢 人及其子孫。 努爾哈赤 建立八旗之初,將所有戶口不分種族都編入,所以在一旗內有 滿 、 漢 、 蒙古 等族人。 天聰 五年(公元1631年)將各旗的 漢 人撥出,另編一旗,定名 漢 軍。 崇德 二年(公元1637年) 皇太極 就降附的 漢 人組成 漢 軍左右翼二旗。四年分建黃、白、紅、藍四旗。七年擴編為 漢 軍八旗,與 滿洲 八旗、 蒙古 八旗共同構成八旗組織的整體。
[漢軍八旗]詳細解釋
清 代八旗組織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原指 滿洲 入關前已投降 滿洲 或被俘從事兵役的 遼東 漢 人及其子孫。
努爾哈赤 建立八旗之初,將所有戶口不分種族都編入,所以在一旗內有 滿 、 漢 、 蒙古 等族人。 天聰 五年(公元1631年)將各旗的 漢 人撥出,另編一旗,定名 漢 軍。 崇德 二年(公元1637年) 皇太極 就降附的 漢 人組成 漢 軍左右翼二旗。四年分建黃、白、紅、藍四旗。七年擴編為 漢 軍八旗,與 滿洲 八旗、 蒙古 八旗共同構成八旗組織的整體。
[漢軍八旗]百科解釋
八旗漢軍是清朝八旗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漢軍旗份佐領,並非單獨有八個漢軍旗,部分誤稱為“漢軍八旗”。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構成八旗軍的整體,皆以兵籍編制。分屬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八旗漢軍的主要來源是明末主動歸附後金或在之後的戰爭中被及其繼承政權清朝擄掠於遼東的人丁,以漢人為主,也有少部分漢化女真人和曾入明為官的蒙古人等等的“重炮兵部隊”。八旗漢軍深受皇太極信賴,在清朝初期統一戰爭及穩定漢地局勢做出了重要貢獻,出任清朝高官者也屢見不鮮,清朝中期逐漸衰敗失去了影響力。 更多→ 漢軍八旗
[漢軍八旗]英文翻譯
The Eight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