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   [qīng guān]
[清官]基本解釋
1.清貴的官職
2.舊稱廉潔公正的官吏
[清官]詳細解釋
清貴的官職。
《晉書·劉頌傳》:“約己潔素者,蒙儉德之報,列於清官之上。” 唐 柳宗元 《田門助教廳壁記》:“舊制以拾遺為八品清官,故必名實者居於其位。”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八章第一節:“當時的官職有清濁之分,清官只能由士族擔任,寒人則只能做濁官。”
公正廉潔的官吏。
金 元好問 《薛明府去思口號》之一:“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只從明府到,人信有清官。” 明 李贄 《因記往事》:“若説是贊,則彼為巨盜,我為清官,我知爾這大頭巾決不會如此稱讚人矣。”《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我那伯父是個清官,家裡還是祖宗丟下的些田地。”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妯娌》:“雖說現在的年輕人跟過去不同,可是清官也難斷的家務事,誰家裡也免不了。”
不留宿客的妓女。
《王二姐思夫》第四回:“十五那年打‘清官’坐。”
清 廷的官吏。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南北代表會議問答速記錄》:“ 伍代表 言:‘爾若照 漢 人思想,可以必成;若存 清 官思想,則不敢必。’”
[清官]百科解釋
1.清官即清資官,或稱清職。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崇尚虛玄,不願務實,遂將“職閒廩重”(《晉書·閻纘傳》)和接近皇帝的清要之職視為清官。一度並成為制度,《南齊書·東昏侯紀》記:“詔三品清資官以上應食祿者,有二親或祖父母年登七十,並給現錢。” 2.清朝的官吏。 3.公正廉潔的官吏,又稱循吏、良吏、廉吏.。 4.在壞體制下,做好事的官。 5.能為民請命的人。 更多→ 清官
[清官]英文翻譯
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