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節   [qì jié]
[氣節]基本解釋
指人的志氣和節操
[氣節]詳細解釋
志氣,節操。
《史記·汲鄭列傳》:“﹝ 汲黯 ﹞好學,遊俠,任氣節,內行脩絜,好直諫。” 宋 陸游 《有所感》詩:“氣節陵夷誰獨立,文章衰壞正橫流。” 清 唐甄 《潛書·主進》:“世尚氣節,則為直士;世尚功業,則為才士。”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在這戰亂的年代,一個人的氣節很要緊。”
節氣;節令。
《後漢書·西域傳論》:“若其境俗性智之優薄,產載物類之區品,川河領障之基源,氣節涼暑之通隔……莫不備寫情形,審求根實。” 晉 陶潛 《勸農詩》:“氣節易過,和澤難久。” 金 元好問 《少林雨中》詩:“西堂三日雨,氣節變蕭森。”參見“ 二十四節氣 ”。
[氣節]百科解釋
堅持正義,在敵人或壓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質。“朝聞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氣節的源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歸納的是氣節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卻是壯遊時”,抽象的是氣節的升華。經過世代培育、弘揚、傳承的氣節和信念,是數千年來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復強、衰而復興的靈魂和脊樑。 更多→ 氣節
[氣節]英文翻譯
Integrity